帕库查
Pakucha
秘鲁 | 80分钟
《帕库查》开始于一个充满观察意味的远景。
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个远景还远远不够……远。更大的景别被频繁地使用。创作者选择从,例如远处的小山坡上,俯拍这个区域的大全景。
在画面里,整个羊驼放牧家族,和他们的若干羊驼,显得数量既不充沛,占比也不很大。
“大神、中神,以及大小财富之神;以白、棕、灰羊驼,以及各色羊驼之名……”一个负责话事的安第斯人在祈祷。
而我们,通过镜头的上帝视角,知悉一切。
这是秘鲁南部安第斯的艾玛拉地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被称为“乌瓦乌瓦”的仪式,显而易见,是极其古老的那种。
羊驼群被赶到金银圣寺(通过镜头,我们看到,它只是荒野上用石头圈起的一小块露天区域)举行婚礼、割耳、歃血、杀戮、献祭和祝圣。“用于唤起羊驼的灵魂(当地语称为“帕库查”)”
牧民家族拿出饰物、器皿、瓜果,生烟纵火,用红色裹住裙子和背脊。
但很快我们发现,在真正挖心放血的时候,这块红布是被用来遮盖血色场面的。
如果更仔细地聆听、辨认他们的祈祷,不难发现,祷告的核心不过是羊驼的繁殖力而已。“需要灰色的羊驼来织毛衣里灰色的部分”。但“白色的羊驼也是要的”。
神式的终点依旧只是关于生产力——古老农牧文明里最基础的部分。
这显然不是我们经常谈及的那种远方,这是我们最惦念但是又到不了的那种远方。不仅是物理世界的远,还跨过时间。
而纪录片似乎也有意在维持——把观众控制在一个“远观”的距离之内。
仿佛是参加了某种旅行团,在栏外观察,但不可靠近。
要想拿出望远镜,或是凑近看看,例如仪式的器皿,究竟吃了些什么样的食物?门儿也没有。这些一般情况下,会用特写镜头展示的信息,一概没有。
观影过程中,我一直忍不住揣测这会是拍摄的难度,亦或是导演本身的意图不干涉。
但纪录片的结尾,给了我答案。
《帕库查》的结尾很长,足足有将近20分钟。
从用盐和辣椒抹肉(刚刚为献祭宰杀的那只羊驼的新鲜胸肉),放在石头炉灶里焖,如何用泥巴封住冒烟的地方以获得更好的滋味……
事无巨细地拍摄了仪式过后牧民家族的整场料理、聚餐和舞蹈,人们神情放松,食物温暖,暮色四合。而镜头,推进,再推进。
终于不再是前半程一成不变的上帝视角,在这个段落里,人作为被拍摄的本体而存在着。
而非世界。
纪录片最终还是选择降落在人的语调和步态上,或许是作为这场神式的注脚。
又或许是只是拉开了一个对话,关于人和神之间的,关于观众和被拍摄者的。
关于一个民族的乐与痛,繁盛与流离。
《帕库查》预告片
帕库查
Pakucha
导演:提托·卡塔科拉
制片人:奥斯卡·卡塔科拉
达拉斯·布伦南·雷克瑟,马克·阿祖莱
制片地区:秘鲁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80 min
纪录片简介
在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南部的艾马拉社区中,一个饲养羊驼的家庭聚在一起以举行一场名叫“uywa ch´uwa”的仪式。这个古老的习俗是感召“帕库查”——羊驼的灵魂——仪式中的一种。在此过程中,整个家庭受安第斯世界观的引领,进入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宇宙,在那里抵达新生命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