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age News IDF·创投 | 提案单元活动回顾
IDF·创投 | 提案单元活动回顾
2021-10-24

 

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 The 5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2021”)是由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与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专业纪录片盛会,是集纪录片推优、提案、展播、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本届年度主题为“感·知”,于2021年10月22日-25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

 

上古以感为因、知为果,中古以知为因、感为果。在电与核的当代,知经由实验抵达,感并非生成知。两者相互隔离、相互支撑。手握摄像机和话筒,指尖调动软件万千指令,纪录片工作者始于感,抵达知,纪录片始于对物质世界的复制而抵达生成。纪录片大会是与公众共享“感”与“知”的平台。这是IDF的集体理想。 

 

“IDF创投”提案单元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对纪录片作者的扶持单元,旨在为具有国际潜力的优秀纪录片项目创造孵化与合作机会,鼓励纪录片作者创作更具品质的艺术作品。由IDF学术委员会对全球征集的华语纪录片制作项目进行初审与复评后,遴选出 16 个入围提案项目。

 

 

 

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IDF创投”提案单元进入第二日,本年度入围的 16 个项目中另外的 8 个项目的主创人员到场并作项目阐述,香港国际电影节电影业办公室总监,柏林影展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代表王庆锵,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各单元负责人、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终评委徐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授、博士雷建军担任评委。哔哩哔哩纪录片中心制片人陈柯洋、好雨知时工作室总监金辉、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宁玉琪、优酷人文内容合作业务主管杨丽莉、字节跳动文化纪实部门负责人张心、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卫视中心洪雷、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制片人韩蕾、CNEX共同创办人暨制作总监张钊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欣欣向阳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公司总制片人徐秋丽作为决策人出席会议。

 

提案单元评委王庆锵

 

提案单元评委徐铮

 

提案单元评委雷建军

 

 

10月24日亮相的 8 部纪录片项目包括了 部纪录长片与 1 部系列纪录片。

 

 

 

“虚构与真实”的编制与佐证
探索媒介与记忆的关系,重建情感与空间的连接

 

 

考古学观察

Archaeological Observation

 

 

导演:王熙旸、秦亚楠

制片人:单佐龙、周颉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拍摄期

 

 

“历史已逝,考古使它复活。”

 

《考古学观察》通过对档案、口述史、报纸、私人录像、广告、考古报告等材料的拼接与组合,探索媒介与记忆的关系,以及记忆如何通过不同的媒介被建构和被观看的过程。用“超文本”的形式,不断“高亮” 以及“点击”,图像被发掘、验证、重组与演绎。过去的、当下的历史似乎被随机的书写、传播与建构,形成了一种暧昧的、不明确的氛围。

 

影片使用蒙太奇去组合过去的私人影像,同时融合了非虚构剧场,发展创造性的合作方式,充分实验“考古学” 的形式与“超链接”的语言。物质文明背后,矗立着另外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我们很难分辨谁才是“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记忆仓库”艺术计划的诞生为历史提供了另一种解答方式。

作者说:“我想利用考古学的办法变成创作手法,在巨大的垃圾仓库内做一个虚拟未来的考古场。”

 

评委王庆锵评论:“希望看到你们没有呈现的部分(成片),这是应该放在美术馆的影片。”

 

 

“在人类废墟上构建新叙事,质疑集体记忆的塑造,并对东方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

 

 

珊瑚礁

Coral Reef

 

 

导演:柴觅、雷磊

制片人:雷磊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拍摄期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是缺失的。”

 

2021年作者柴觅搬家在整理旧物时,父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东地区拍摄的影像如多棱镜般展现在她眼前,父亲作为第一批中国与阿联酋经贸往来的工作人员,要在中东沙漠中心建造一所监狱,一去就是七年。

 

《珊瑚礁》是艺术家柴觅和雷磊合作的录像作品,关于记忆,家庭和时代背景。从麦加的朝圣,到阿联酋海边的垂钓者,从车内的粤语流行歌曲到导演的独白,这部电影像是晶莹的珊瑚礁岩石,握在手中,反射光线,光影中连接中东和亚洲,过去和未来。

作者柴觅说:“熟悉的人,出现在了我不熟悉的空间里。”影片不仅仅是私人影像,更可能是一个公共记忆,它连接了父女两代人的情感,寻找消失的父亲,寻找上一代的人,其实也在寻找我们自己。

 

评委王庆锵评价:“你们找到了很好的材料,有两个人对话比一个人说话好很多,我很期待这个项目。”评委雷建军评价:“影片包含了对过往影像的回溯与人与人的关系,希望作者能聚焦九十年代父女之间的感情,以及当时工人的影像,这具有大环境意义。”

 

 

“私人口述历史,无数私人情感的离散,汇聚起来才是真的历史。”

 

 

 

人群苦难与社会症结的揭露与痛感
反思社会公共话题,展现当下真实困境

 

   505   

505

 

导演:徐楚云

制片人:徐万涛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拍摄期

 

 

《505》分享了一个癌症患者的故事,复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她经历了4家顶级律所的磨练,最终跃入金融领域乘风破浪,患病后,她变成抗癌网红开始分享自己的治疗和心态,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作者以轻快的方式呈现“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主角在一场与自我、与病痛对抗的比赛中奋力生存,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活跃的、真诚的去表达。

 

癌症的话题,讲的是如何面对死亡,这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困境,但在影片中苦难只是她的背景,真正的主角是面对困难仍然乐观坚强活下去的她,追求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是很孤独的,她不愿当一簇易逝的烟花,但她已是照亮许多人黑暗世界的星星。

 

评委王庆锵建议:“注意导演与主角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空间与距离是比较好的。”决策人金辉评价:“不要轻易与被摄对象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要突破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她,看到她脆弱的一面。”决策人张鹂评价:“展示的不仅是盔甲,还要有内心的窥向。”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人间重晚晴

When You Are Old

 

 

导演:董钧、闵韬

制片人:余雅琴

类型:纪录长片/系列纪录片

制作阶段:拍摄期

 

 

《人间重晚晴》聚焦于位于古城西安城墙脚下的一家医养结合的民营护理院,影片试通过长久的陪伴式拍摄复原出老年社会的公共空间模型,从对个体生存状况的深入记录,介入被拍摄对象的晚年生活,从“养老”问题切入对当代中国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观察。养老是所有中国家庭将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护理院如同一台链接内外世界,不断运转的机器,通过具体的人物和故事体现出人类面对孤独和死亡的回应、思考,既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也倾注了对生命终极议题的哲学性思考。 

作者谈到:“我们第一次走进护理院时,听见很痛苦的呻吟声,我们真的很崩溃也很压抑”,但随着作者的深入以及拍摄周期的进展后,“我们逐渐发现这些老人除了疼痛之外,也会有爱情、友情、宗教与救赎。”

 

评委雷建军评价:“以往关于养老院纪录片与社会是脱节的,希望作者能在展现形式边界上创新,跟社会连接起来。”评委徐铮建议:“讲故事会有改善序列和情绪的起伏,我观看这个影片时感觉情绪很压抑。”

 

本片给予了观众痛感,这种痛感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心理性的,是人在面对困境时的纠结,以及徒劳的挣扎,并借由这种痛感照进现实,触及到社会症结,并引起观众的咀嚼和反思。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超越现实与未来诗意的投射与诠释
对比现代城市文明,构建自我精神世界

 

 

沙溪牌“卓别林”

Charlie Chaplin in Shaxi

 

 

导演:吴皓

制片人:吴皓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拍摄期

 

 

《“沙溪牌”卓别林》主角杨禄森因常年在沙溪古镇进行非商业行为艺术表演,作为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人,童年命运多舛的经历非但没有压抑他的内心,反而令他更加坚定了“快乐”与“奉献”的人生追求,坚定为人民服务,由此被称为“开心哥”。

卓别林的形象是全球化的符号,也是全世界人的集体记忆,这个普通人在象征着戏谑的小丑形象中找到自己,塑造出一个“超我”为他人表演传递快乐,沉浸在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礼帽一摘,嘴角一勾,在缝隙中隐隐窥见的,是孤独。

 

评委雷建军评价:“这是一个猎奇的个人影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诞生一个卓别林,此影片的传播对作者和族群而言有非凡的意义。”决策人张钊维评价:“导演的初心很重要,卓别林作为一种符号存在,导演需具有透视能力,看到人物本身,看他到底在做什么。”决策人金辉评价:“影片应更开放,不要局限在‘快乐’的观念上。”

 

 

“啤酒哪里都有,味道些许有差,而这个卓别林是沙溪味的。沙溪,也有属于自己的卓别林。”

 

 

神游乐园吟留别

Just an Alien

 

导演:华伟成

制片人:杨竞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后期制作

 

 

“事物还未命名,人们谈论起来还要用手指指点点。”

 

洋人街是重庆的一个山寨游乐园,它没有明确的边界,虽然混乱粗俗,却很包容。小摊小贩、拾荒者、乞丐、疯子等都可以在洋人街找到生存空间。它就像一艘愚人船,一方面它是现代文明疯狂发展的产物,而另一方面,这个混血主义的产物却体现出背离现代文明的特质。洋人街狂野、原始、充满神秘感——城市文明的蜃景、神话世界的回光返照。

 

作者用影片对现代文明发出提问:当现代文明将一切异己的事物都铲除时,当一切否定性力量,禁忌、差异都逐一消失时,所谓的文明剩下的是什么?

作者说:“影片是魔幻世界与主角精神世界的映射,也是对真实世界的投射。”

 

评委徐铮评价:“需要理清故事线,主角令人印象深刻,但人与环境的关系需明确一些。”决策人韩蕾评价:“影片可以再极致一些,展现‘这个世界是疯狂的,这个疯子才是正常的’感觉。”

 

 

“在我眼里,洋人街就是孙治国的身体。”

 

 

 

生命究极意义与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实现
坚守内心深处信仰,激发原始生命能量

 

 

首演

Premiere

 

 

导演:张路遥

制片人:Julien Coquet、易明珠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拍摄期

 

 

《首演》分享了在一个从小在小岛渔村成长的舞蹈艺术家回乡办第一场演出的故事,主角从一个广东的小渔村奋斗到舞团首席,凭借舞蹈改变了人生的“逃离之路”,作者希望通过他的演出打开他的未来,通过神迹打开他的成长,展现一个创作者的常态。主角的舞蹈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小岛上的神教给了他对生命和天地的原始崇拜,他纯真地相信“神性”,用自己的理解去看待舞台。

 

作者说:“其实我们都在生活中寻找神迹,是想通过这些神迹来确定——我们是生活中特别的那一个。”

 

评委王庆锵评价:“好的艺术家会踏实做好作品,而不是说一些空泛的话,希望作者能让观众真实的了解到艺术家的想法。”评委雷建军建议:“可以聚焦在他回到家乡后新观念与当地传统观念的冲突,用人际关系呈现想法与张力。”评委徐铮提到:“导演要有自我觉悟,艺术家要有殉道精神,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决策人金辉评价:“演出在乡村和城市事实上没有区别,两者不同之处要重点区分。”

 

 

“一个普通创作者不甘平庸,对抗平庸的故事。”

 

小丑朝圣记

A Trip for Patient

 

 

导演:久美成列

制片人:白波、王磊

类型:纪录长片

制作阶段:后期制作

 

《小丑朝圣记》主角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96级表演明星班,以演员身份在娱乐圈拼闯多年,因种种障碍皆以失败告终,在认识上师撒卓仁波切后,他将生活的重心转向藏传佛教的修行,修持内心,并发愿磕长头前往拉萨。磕长头在大众视野中是一种奇观化和神圣化的存在。作者希望能深入一个磕长头的个体中,去记录一个个体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真实的心理变化和现实处境。

在朝圣的路上,演员双重性人格使他在镜头前习惯性表演,朝圣路的脚步越来越重,身体和心灵都面临考验——人性的散发。

 

评委雷建军表示:“可以将视角聚焦于主角丰富的过往,要注意将过往解构到电影里的方式。”评委徐铮评价:“观众看一部电影就是完成了一次最高的自洽自适的仪式,磕长头是普通人无法理解与达到的心态,可以去影片里多挖掘和实现这种与观众的共情。”

 

 

“一个小丑如果只能给别人带来快乐,那他永远是个小丑,小丑只是一个面具。”

 

 

 

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创投”提案单元两日会程结束后,三位评委对创投提案单元大会发表了观影感受。

王庆锵表示:“很高兴能来到这里,看到那么多好的影片,希望大家明年能做的更好。”

雷建军表示:“我觉得看纪录片创投比剧情片更开心,对现实世界的影响与解读比剧情片来得更有力量。”

徐铮表示:“人活着一定要有希望,这种希望可能是来自于明天会比今天好一点,来创投单元看见新人、新面孔、新项目不断涌出来,就给我一种希望——影视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这几天的感受是非常感动的,也谢谢大家和我一起工作,还有一起分享交流,再次感谢大会邀请我们!”

 

 

 

 

 

 

 

 

“IDF创投”产业一对一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体育馆持续进行,入围的十六项主创人员在各自的场地与评委和决策人进行了深度的对话沟通,评委和决策人根据不同导演的纪录片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评价与建议,现场谈话氛围浓厚,积极性与主动性高,作者都对纪录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