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 The 5th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2021”)是集纪录片推优、提案、展播、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本届年度主题为“感·知”,将于2021年10月22日-25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
“纪录之光”作为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窗口,是最具备公共性的部分。高质量的展播片目与有深度的映后交流相结合,本届“纪录之光”展播单元共展播纪录片 47 部,其中纪录长片 28 部,纪录短片 13 部,系列纪录片 6 部。
本次展播片单兼顾了海内外成熟导演和新锐作者,多位知名导演新作在中国首映,并有多部在历届IDF创投提案单元中脱颖而出的作品,展播片目的纪录片风格多样、话题多元。此次展播场地不仅包括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而且IDF首次与蝴蝶剧场合作,拓展了西湖周边公共空间的展播场地。在注重防疫工作的同时,本次展播活动将延续线上线下结合的映后交流方式,增设部分场次的导赏和映后对谈环节。
感 · 知 | IDF提名
Preceiving,Knowing | IDF Competiton
2021年“IDF提名”评优单元入围作品,由IDF学术委员会从 562 项有效报名作品中遴选而出。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也用各不相同的方法进行影像叙事,但共同的是:从真实的感知,走向对真实的认知,这是纪录片的起点与终点。记录需要情感与立场作为某种动机,需要执着与耐心的行动,而当人所生存的语境,与人在语境中的处境被真正彰显,影像则超越了表象,有了感与知的深度,将带来更多的共鸣与思索。

运动影像是时间的最好载体。它可以在此刻,穿梭于过往与未来之间。这些影像的介质有的是胶片,有的是数字,它们都在建立某种影像的质感,并传达对时间的质感的把握。
第一桥
The First Bridge
拉脱维亚 | 12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 2020 瑞士真实影展 - 竞赛单元 (入围)
· 2020 秘鲁利马非凡国际电影节 - 竞赛单元 (入围)
· 2020 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 官方入围
《第一桥》是一部献给胶片的纪录片。影像是时间的艺术,而本片使用经典的柯达伊士曼Plus X 5231拍摄,进一步增强了时间性。这批黑白胶片购于1997年,尘封21年竟完好无损。
片中的“第一桥”是指克拉斯拉瓦桥。这座拉脱维亚在道加尔河上建起的第一座桥,是连接白俄罗斯与拉脱维亚的国境桥。
夏天
Summer
俄罗斯 | 109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 2021谢菲尔德纪录片节 - 国际竞赛单元 特别提及奖
故事发生在俄罗斯的下塔吉尔。《夏天》记录了八岁的瓦迪姆与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克里斯蒂娜,在温暖的乌拉尔中部度过的一场怀旧的夏季之旅。傍晚,他们与一些青年朋友享受篝火晚会,玩电动滑板;白天,在阳光房里安静地打盹儿。瓦迪姆享受着童年时光,日光的爱抚和家人的呵护都让他感到温暖。他躲在幽静的花园中,远离世界的残酷。《夏天》就像一首安静的摇篮曲,如微风吹拂般舒适,给人们带来温暖、欢乐和慰藉,又为未来送去希望和力量。
未来
Futura
意大利 | 110分钟
*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
《未来》由皮耶特罗·马切罗,弗兰西斯科·穆尼兹,阿莉切·罗尔瓦赫尔联合执导,是三位导演共同进行的一场“集体调查”。他们穿越意大利,对各地区15至20岁的年轻人进行了采访,记录了这些年轻人对未来的看法。青年们谈论了各自的居住地、梦想、期盼、欲望和恐惧,将一个年轻视角下的意大利呈现在观众眼前。
人总在拓展空间,人也总是受困于空间,关于空间的叙事呈现出人群的不同处境,这些处境构成的是历史。又或者艺术家将放大的人与空间并置,从叙事中逃逸,直接从视觉抵达感知。
壁纸与胶水
Paper & Glue
法国、美国 | 94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 2021 纽约翠贝卡电影节 - Movie Plus
在《壁纸与胶水》中,JR将摄影机对准自己的本职工作,创造了一些意义非凡的作品。从早期在巴黎夜晚的屋顶上拍摄的有关非法涂鸦的视频,到美墨边境、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和目前正在一起进行创作的来自加州超高级别监狱的囚犯,本片带领观众跟随JR的脚步,观赏他用社区居民形象创造的沉浸式装置艺术,对这些社区进行深度探索。《壁纸与胶水》是他继《脸庞,村庄》之后的又一部纪录片作品。《脸庞,村庄》由JR与阿涅斯·瓦尔达联合执导,曾荣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
小巴勒斯坦,围城日记
Little Palestine, Diary of a Siege
法国、黎巴嫩、卡塔尔 | 89分钟
*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
叙利亚内战期间,大马士革的耶尔穆克地区——数千名巴勒斯坦难民聚居地,曾发生过激烈的冲突。后来,叙利亚政府军包围控制了难民营。本片是一部拍摄日记,讲述了在此期间遭受残酷统治的平民的命运。导演阿卜杜拉·哈提卜就出生于耶尔穆克地区,这是他献给这片坚贞不屈的土地的情歌。
维多利亚
Victoria
比利时 | 71分钟
*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
· 2020 葡萄牙里斯本国际独立电影节 - 电视电影奖
在南加州的沙漠里,有一座未竣工的城市——加利福尼亚城。它最初参照洛杉矶的面积大小和人口数量进行设计,但却没能完工。拉什·T·沃伦将自己动荡不安的过去留在洛杉矶,来到这座他起名叫“维多利亚”城市的中心,想在这些残破的街道中重新开始。
生命 | 存在方式
Life | Ways of Existence
万物有灵。而在文明的发展中,人类又总试图驯服自然——放牧与饲养动物、种植与移植植物。这些关于生命的存在方式的纪录片,给出了并立的灵性与物性、敬畏与剥夺。
帕库查
Pakucha
秘鲁 | 80分钟
*全球首映 World Premiere
在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南部的艾马拉社区中,一个饲养羊驼的家庭聚在一起以举行一场名叫“uywa ch´uwa”的仪式。这个古老的习俗是感召“帕库查”——羊驼的灵魂——仪式中的一种。在此过程中,整个家庭受安第斯世界观的引领,进入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宇宙,在那里抵达新生命的起源。
这部纪录片是对奶牛的思考,让我们离他们更近。看到他们的美丽和生活的挑战。不是以浪漫的方式,而是真实的方式。这部纪录片是关于一只奶牛的真实生活,并感谢她为我们做出的巨大贡献。当我看着露玛,我们的奶牛,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整个世界。
逐水移橒
Taming The Garden
瑞士、格鲁吉亚、德国 | 91分钟
制片人:瓦迪姆·詹德雷科、莎乐美·雅西、埃里克·温克、马丁·罗利
· 2021 圣丹斯电影节 - 国际竞赛单元 (入围)
· 2021 法国真实电影节 - 青年评审特别提及奖
一位有权有势的神秘男子,有一个极其特别的爱好:沿着格鲁吉亚的海岸线收集百年古树。他会命令手下把古树连根拔起,移栽到他的私人花园里。其中一些树有15层楼那么高。为了运送如此巨大的古树,工人们必须砍倒沿途挡路的树,移开电缆,并铺设新路横穿当地的柑橘园。“连根拔起”已不再只是隐喻,它移栽进了一种压抑的、真实却又虚幻的现实。
个体 | 家
Individuality | Home
对个体的观察与自省,对家庭关系的理解与呈现,是纪录片的长久主题,而观众也总能在对“他人”的生活描述中得到经验的扩展与共鸣。尤其疫情,它带来了阻隔,又意味着所有人,共同面对着更为尖锐的共同命运。
魔力圈
Charm Circle
美国 | 79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导演尼拉·伯斯坦回到家中,翻出了几十年前拍摄的家庭录像。故事也随即穿梭于旧时影像与现实生活间,试图探察在这个从内部瓦解的家庭里,尼拉父母亲的现实处境。丰富的音乐表达和鬼马的新奇想法,是纷乱生活中少有的高光时刻。然而,妹妹又宣布即将进入多元多重恋的婚姻,这让本就不稳固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岌岌可危。这部大胆、诙谐的处女作长片,绘制了一幅纤弱易碎,而又变化莫测的家庭肖像。他们以真诚和硬核幽默,对抗着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主角挣扎的表象下,《魔力圈》让观众看到了他们的多面性——我们不能仅凭过往经历和身上的标签去判定一个人。
今天是我的生日
It’s My Birthday
波兰 | 11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将镜头调转180度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为导演,我对拍摄效果感到十分惊奇。现在回头去看近三个月的拍摄,当时的我全心专注于此时此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彼时彼地。
口罩与男人
Masks and Men
波兰 | 11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 2021 MakeDox马其顿创意纪录片电影节
疫情期间,时光的流逝渐渐成了我的拍摄对象,世界连同摄影机在阳台上慢慢冻结。一帧影像框住一页零碎的世界,万物共存于这独一无二的时间切片中。我专注地聆听突如其来的寂静,生活虽然放缓了脚步,却依旧步履不停。新的角色来来去去,阳台之下的空间仿佛成了舞台。我将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抛给路过的人们,看生活又会导演出怎样意想不到的剧情。
先锋 | 致敬
Avant-garde | Homage
艺术的探索指向着先锋与实验,但形式的创新之中,又总是包含着精神的延续与传递。这些风格各异的作品被汇聚在这个分类中,给了各种各样的探索的可能性。
男人和他的摄影机
A Man and a Camera
荷兰 | 64分钟
*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
导演吉多·亨德里克斯像谜一般地漫游荷兰腹地——沉默地用摄影机对准遇到的一切。如果自家门前出现这样一个不请自来,举止古怪的摄影师,当地的居民会作何反应?本片在逗趣的同时营造不安的气氛,寻常而又与众不同,持续挑拨着观众刺激的神经。它颠覆了拍摄纪录片时固有的权力分配,是一场关乎人性的调查和与现实的密会。
向菲利普·亨利·高斯的作品致敬
Homage to the Work
of Philip Henry Gosse
阿根廷 | 29分钟
*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
本片是年轻的阿根廷导演韦伯在实验个人资料库中的视听素材时,对英国自然历史学家菲利普·亨利·高斯提出的形而上学观点的思索。
气压
Atmospheric Pressure
英国 | 39分钟
*中国大陆首映
Chinese Mainland Premiere
故事发生在英国。当厂工在乳牛场为奶牛挤奶时,一场灾难性的风暴正悄悄降临。一位神秘的气象学家着手调查了这一怪异的天气现象,跟随其设备的指引来到乳牛场。但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大雨倾盆而下、动物躁动不安,他的研究还能有所收获么?
欢墟
The Mountains Sing
中国、德国 | 40分钟
「歌墟」是壮族地区的山歌集会,曾经广为盛行。它通常围绕宗祠或竜树进行,其间,男女相约而至,即兴作词,你来我往,对唱万物。
传递的山歌开启了一次迁徙。摄影机沿途抵达了不同的歌者与集会,流转于山间与城镇,寻找着歌墟散逸的踪迹。
创投 | 星球
Pitching | Planet
这几部纪录片都曾经入围IDF的创投项目,希望IDF对创作的扶持,能让创作不是“孤注”,而一起对纪录片的热爱中,建立起创投的小小星球,带来更多成果与希望吧。
· 2021 上海国际电影节 - 金爵奖纪录片单元 (入围)
· 2021 FIRST青年电影展 - 纪录片竞赛单元 (入围)
· 2019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 IDF优选提案
佟梅梅,3岁时,父亲跳楼自杀。40岁,丈夫遭遇车祸不幸过世。姚尚德,12岁,放学坐错车,遭遇一陌生老者性侵,从此疏远家庭和人群。对他们来说,看似平静的当下是伤痛期的无限延长。从业二十年的心理咨询师佟梅梅,与化创伤为创作的哑剧表演者姚尚德,都认为他们自己应该为承受着相似痛苦的人们发声。他们接受了导演的拍摄请求,然而故事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每次摄制组离开之后,佟痛哭不止;姚被迫停止工作,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纪录片的拍摄成为了触发二人创伤回闪的诱因。摄影机的介入是否道德?不再打扰就能走出创伤?导演被迫从摄影机背后现身,卷入这场无法逃避的对话。
两个星球
After the Rain
中国 | 104分钟
· 2021 FIRST青年影展 - 主竞赛单元 (入围)
祝哥和叶姐8岁的女儿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遇难。地震后,他们在伤痛中开始再次生育,他们期待生一个女儿,但造化弄人,他们最终迎来的是个儿子。2017年,儿子川川6岁,父子之间有明显距离,母亲要求儿子记住那场灾难,并感恩自己从未谋面的姐姐,年幼的川川如何面对这一切?游哥、高姐是叶姐一家的患难朋友,他们的女儿也在地震中遇难,当叶姐一家迎来男孩诞生时,他家也迎来新的女儿。他们本来期待生命轮回,但十二载过去,轮回的究竟是什么?
· 2018 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 IDF优选提案
本片真实的记录了生活在都市的五位单身女性:有人想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有人则相信冻卵才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有人在家人催促中往返于各个婚恋活动,有人则是把希望寄托在社交软件, 还有人肩负起单亲妈妈的重任……不同的成长背景、迥异的价值体系,但她们正在面对人生中同样的情感命题——在城市化,网络化的多元时代里,我们面对情感失去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忽视了什么?
华语 | 渠
The Chinese Language | The Canals
在“华语”这个标签下,是对极其错综的历史与现实的不同维度的进入,它们看似面貌各异,毫不相干,然而在更大的尺度上看,是交错的河渠,区同构成含义复杂的当代图景。
欧阳刘氏
Her Married Name
中国 | 117分钟
*全球首映 World Premiere
欧阳刘氏生于1922年,膝下二男六女。一生在河南省最南端的一个农村度过,从没出过远门。儿女多在外省谋生,只在年底回家。2018年4月她的身体开始虚弱,6月份已不能下床,在母亲的要求下女儿们纷纷回来照顾母亲,陪伴欧阳刘氏渐渐油尽灯枯。热与冷,生与死,参差互嵌,便是这个农村老太太的人生。
无花果
The Fig
中国 | 115分钟
*亚洲首映 Asian Premiere
该片讲述了一个民间传统川戏班子在当下城市化和商业化的夹缝中,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顽强生存并努力改变现状的故事,同时折射出民间文化力量和传统价值观在变化的乡土中国里的纠结现实与生命力。
我跟着你
Home in the Mine
中国 | 108分钟
*中国首映 Chinese Premiere
· 2015 CNEX第十届“承诺与承担”主题征案基金
上世纪90年代,导演生活的淮南矿区面临发展转型,母亲加入市场化“下海”浪潮。2015年淮南矿区再次面临转型,在外求学多年的导演回到故乡,从自身出发记录这场改革中父亲及身边亲人的故事,梳理童年曾留守矿区的内心郁结。
重返红旗渠
Return to the Red Flag Canal
中国 | 85分钟
《重返红旗渠》以法国著名影视文化学者克莱蒙与密歇根大学在读钢琴博士王宸为主角和视角,讲述这一中一西、一老一少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踏上红旗渠,并一起完成一段短暂而富有收获的旅程的真实故事。克莱蒙因此行对他要创作的《人与河流》一书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王宸在真正理解“不向命运屈服”的红旗渠精神中完成了演奏艺术的突破。
入场方式
1.中国美术学院会场
▷校外人士按预约小程序具体要求填写信息,工作人员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者将会收到小程序电子报名凭证(二维码)和手机信息(中国美术学院访校码链接),请按访校链接具体要求进行填写。
*访校码将是您进入中国美术学院的唯一凭证。
*电子报名凭证将是您进入展播场地唯一凭证。
需同时拥有访校码与报名凭证(二维码)才可进场。
▷入场时,一张电子报名凭证对应一人一场,请提前到场进行换票,工作人员将提前20分钟检票,请凭票入场。
▷请按预约小程序具体要求填写信息,工作人员将进行审核,审核通者将会收到小程序电子报名凭证,入场时一张电子报名凭证对应一人一场,请提前到场进行换票,工作人员将提前20分钟检票,请凭票入场。
1.入场时一张电子报名凭证对应一人一场,提前20分钟检票,入场时请提前准备好二维码。
2.嘉宾和观众进入纪录片展播场地需要通过安检,请预留出时间以免迟到。
3.请勿将食品、饮料等带入会场及展播场地。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入场。
4.展播开始后5分钟停止入场,逾期视为门票作废,无票观众视具体情况排队入场,请提前规划好行程。
7.中国美术学院会场无车位提供,建议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8.以上规定如与个别活动要求冲突,以活动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