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age News IDF·培育 | 工作坊课堂实录3——孩子的真实视角 将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IDF·培育 | 工作坊课堂实录3——孩子的真实视角 将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2019-11-18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3rd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 2019”)是集纪录片展播、推优、提案、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IDF 学院”培育单元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为培育未来纪录片新生力量而设置的公益性项目,旨在培育与吸纳更多、更优秀的华人导演与精彩故事。将持续打造贯穿纪录片制作全流程的课程体系,为国际纪录片大师与中国青年导演搭建国际制作、教育、学术交流的合作平台,挖掘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助力中国纪录片事业的蓬勃发展。

 

“IDF 学院”培育单元从征案公布以来收到了来自全球华人关于不同主题的项目投递,其中不乏之前在提案大会中崭露头角的项目,也有一些第一次见到就觉得“耳目一新”的项目。

 

 

 

 

《梦响唐人街》

 

导演:童辉

指导老师:周强

 

导演自述

 

在美留学五年,我和大多数的留学生一样,和真正的当地华裔移民群体几乎毫无接触。在学校里,出生长大在美国的“ABC”学生们几乎和我们形同陌路;社会上,华裔群体关心的议题也在我们的视线之外。2018年夏天,搬到纽约就读新闻学院的我,决定更多地了解当地的华裔、亚裔群体。
适逢轰动全美国的好莱坞亚裔制作《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上映,美国演艺界关于亚裔占比、亚裔形象的讨论如火如荼。我在本科时是个戏剧迷,每学期都要参演或导演一部校园戏剧,甚至在历史系的毕业论文研究的也是民国时期在美留学生的戏剧活动。于是,我便决定以戏剧为切入点,探讨华裔在美国的生活现状。
第一次参观这家位于唐人街中心的“容闳小学”戏剧社时,我便被孩子们的能量深深打动了。他们唤起了自己以前参加的许多与孩子相关的志愿、实习活动中幸福的记忆。我想,要去探索我们与美国华裔在文化、性格上的异同,孩子的真实视角,将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从2018年10月份开机,我们记录了孩子们排演音乐剧《阿拉丁》的后半程,并于2019年1月跟随孩子和家长们前往亚特兰大参加国际青少年戏剧节——这帮孩子是参赛的130多支队伍里唯一的一只亚洲面孔队伍。从2019年1月一直到6月底,孩子们被迪士尼选中,成为第一批授权出演音乐剧《冰雪奇缘》少年版的社团。试镜、排练、到演出的全过程,成为了我们的故事主线。
在与孩子和家长们数个月的接触中,我们也逐渐确定了纪录片的主角——每个孩子都很棒,而成为我们主角的几个孩子,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和截然不同的家庭环境。我们走入他们的家庭生活、记录孩子们和长辈的交流、以及探索孩子们间探讨的话题。这些更加私人的场景一次次带给作为记录和观察者的我们以惊叹,惊叹华裔少年们成长中所经历的温情和挑战,更惊叹于他们对自身亚裔身份的认知。于是,在排演戏剧的主线背后,我们有了更充实的故事内核。
纪录片的四名主角孩子中的三名都在片尾时小学毕业,踏上了新的中学旅途。我希望《梦响唐人街》用他们这一阶段的故事,能够给华裔少年、乃至华裔群体在美国的生活现状做一个以小见大的展现。

 

初次看片评价

 

影片很吸引人,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结构上也比较好,很有趣。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人物之间怎样产生故事、共鸣,还有前期人物交代比较混乱。

 

大卫·蒂格 (David Teague)

 

每个人都有非常明显的性格特征。这部片子的风格是类型纪录片,有点像大师电影,把影片推向一个大方向。人的情绪起伏才是本身,学生情绪的发展不只是表演《冰雪奇缘》。我觉得整个影片一直是高潮没有低谷和起伏,需要更多的情节变化起伏。戏剧需要挑战和冲突来中和影片高亢的气氛,孩子们的快乐或许用黑暗面来衬托会更打动人心。

 

道格·布拉斯 (Doug Blush)

 

可以少一些说明上的东西,片中的孩子家长都具有华人代表性,尤其是儿童题材更能吸引关注,人物有些多,应该考虑一下出场顺序。

 

陈玲珍

 

访谈、场景可以整合起来,把握分量轻重。结构有些松散,小的场次太多了,需要相对长的场次,把某些场次做得扎实一些。群像式影片,穿插剪辑容易建立时间线,比如通过演出倒计时来表现,让时间更清晰。节奏平,孩子们的状态一直比较高昂,影片前三分之一比较好,过半以后感觉疲劳。要展示孩子们的更多面,或者其他情绪,可以有相对快剪辑和沉静的长镜头。

 

孔劲蕾

 

选材比较好,学生入学基本是家长身份的确定,像是孤岛的学校,人物比较多有些混乱。

 

周强

 

 

 

导师讲座

周强

 

 

纪录片开场很重要。开头需要建立人物的基本信息和故事框架。不能过于直白,不停反转、意料之外、层层递进的开头能让观者更好地跟随镜头沉入故事。好奇不仅限于剪辑,也是每部纪录片创作的动力源头。
多警惕思维僵化,当在剪辑时对影片结构没有把握时不妨可以尝试从结尾入手,确定结尾之后可以为剪辑提供一个方向,让思路更加清晰。
通过声音的借位来反衬情感,将一段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声音拼接在情感色彩相反的画面上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关于纪录片中的采访,宜采用更具对象性格特点的片段,在传递信息时最好也要让情绪被对方接收。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自我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影像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以相互理解。

 

 

课堂笔记1

 

这一次工作坊的四部影片很好的呈现了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各种形式,结合导师的评价,收获颇多。剪辑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不亚于前期拍摄,它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特别是在纪录片中,它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创作空间,我谈一谈其中最为触动的关于剪辑与导演之间的联系。

在剪辑的最初,我们要关注的是影片所要传达的主题。动机是什么?所要传达的主题是什么?这些是导演前期就要明确的。在看了四部影片之后,我发现与剧情片相似的是,叙事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艺术学院的学生,欣赏并学习实践漂亮的影像可能并不难,我们最需要的是讲故事的能力,不管构图多丰富,视听语言多有形式感,都需要一个故事来支撑这些。而故事需要足够充分的动机与一定的起伏,才能使影片有继续的动力和更强的戏剧张力。

影片中的起伏除了事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人物的转变也是必需的。人是纪录片的核心内容,在叙事中,影片可以通过记录人物心境、状态的变化来反映所要表达的社会问题。同时人物的多面性也非常重要。前期导演的时候,要多观察注意人物做的所有事情,那都是能表现他本人的素材。也许一开始剪辑初期会觉得不重要,但是到了某一个点就会发现这些素材中蕴含了非常多你所需要的信息。用其中最有力的素材和符号去表达,剪辑时用人物的两面表现两个面的挣扎,当人物有正有反时,他变得更加立体,更加有惊喜感,观众就会觉得走入了这个人的内心。

以剪辑的角度来看,接下来非常重要的就是将影片传达的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情绪结合。剪辑工作与导演工作连结时,先理解故事,然后进行讨论,当找到了建构片子的结构方法,然后就可以开始。

当导演拥有海量素材的时候,总是会按时间线来处理它们因为这样更容易些。这个时候剧情的起伏就非常重要了,我们可以打破时间轴去找到一个新的结构,可能是主人物的变化或者环境的动荡,再以这个最有用的事件出发去延伸,最重要的戏应该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与上下镜头产生其化学作用。剪辑前期我们为了厘清所要重点阐述的人物及人物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故事板的图标,将每一场戏的人物空间内容整理出来更方便整体清晰和后期调换。

在整个结构之中,很多导演都没有在前半段清晰表达自己的叙述方向和内容,就算有迷惑性或者戏剧的处理,但也应该在前半段明了基本的信息,不同主题的内容应当分清其比重,然后相应调整影片结构。举一个《人民医院》的例子来说,调整前的版本非常容易让人迷惑去想这是表现医患关系还是只是医生的故事,而后修正版中,可以看到我们利用蒙太奇将医院的部分缩减了大半,达到的效果和之前是一样的甚至更好,这样更清晰了整个故事的脉络,也更加利于观众快速进入影片。

进入影片后,就考虑镜头与镜头间的关系,寻找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用影像剪接来讲故事,这里要更注意的是叙事的技巧。这个我理解的并不好就不再说了。

另外一点我非常认同的是,剪辑应该尽早的参与进纪录片中,这样对于影片的方向可以更有侧重。可以通过过去的素材,联想新的画面,然后引导着进行补拍的尝试。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自闭儿童Owen的故事,通过小时候录像带中扮演peterpan的影像,在长大后做一个对应,这样的手法我觉得是可以接受并且非常有效果的。用这样更剧情的方式去跟随你的人物和故事,会使影片更加有力量,纪录片的美学并不是固步自封的,我们可以用更加自由的方式去展现它。

另外是关于一些在剪辑和拍摄上的细节。

1.与静帧摄影相同,我们需要“决定性瞬间”,一个影片中需要几个被人记住的瞬间。

2.关于长镜头和空镜头。如何发挥长镜头真正的作用?我们在剪辑的时候,总是会控制不住使用很多长镜头,但是没有意义的长镜头是不需要的。只有当这个镜头内的故事足以撑起这个时长,那他才是值得的。空镜头并不只是放缓速度的喘息时间或是对于空间情绪的转换,它也是需要有内容的,它可以和上一个镜头衔接,也可以和内容产生呼应,空镜头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

3.很多纪录片导演会选择使用VoiceOver,但是要控制。了解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不需要太多的重复,更要避免太多看图说故事的环节。

 

17影视广告 郝梦园

 

课堂笔记2

 

因为在周强老师身后做了两天的旁听生,以童辉导演的《Curtain Up!》开头。

故事发生在纽约唐人街的容闳小学,里面的学生几乎全是亚裔小孩。开头剪辑用两个长镜头交代空间的同时,也给了观者反差和好奇。容闳被符号化了,像一个在纽约大都会里的一座孤岛。在第二天的老师讲座中也多次提及,纪录片开场的重要。开头需要建立人物的基本信息和故事框架,也不能过于直白,不停反转、意料之外的、层层递进的开头能让观者更好地跟随镜头沉入故事。好奇不仅限于剪辑,也是每部纪录片创作的动力源头。

 

设置挑战和冲突

当一个人物没有起伏,情绪没有高峰低谷,这样的人物是单薄没有辨识度的。纪录片虽然没有剧本演员,但需要用剧情片的思维,在素材剪辑中抓住那些有情绪变化的表情或动作,用画面表现人物的两面挣扎。因此,在拍摄前的访谈调查阶段就需要很多社交技巧,以保留更多的空间,来挖掘人物的阴暗面或是特殊的背景环境。

 

结构和节奏

在开始纪录片剪辑前,先设定全片结构,想清楚自己要讲什么样的故事,做一个空间人物内容与画面对应的story board。在一个大的框架中,重新改变内部的节奏。孔劲蕾老师提到尽量打破按时间轴发展的故事结构,这是一个近乎偷懒的方式。这个深有感触,在取得大量素材之后,按拍摄时间排列讲述故事确实是最简易能理清思绪的方式。

 

声效

《到洋人街去》的声音让我印象深刻,将孙治国这个人物所在的“洋人街乐园”生动真实地表现出来,真正的身临其境。孔老师提到过注重声效的力量和“声音残响”(多个空镜前的最后一个台词),即引发观众主观联想,达到情境意境营造的效果。这个非常重要,空镜头并非是单纯的没有意义的画面。纪录片声音还有叙事性的重要功能:旁白解说采访等等。在使用这些元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与画面的结合,避免信息重复和节奏过快。用画面表达让观众接受的信息,会更加立体丰富。

 

故事驱动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

首先,这个人长什么样?从哪来到哪去?(《人民医院》经过修改后,开头5分钟迅速完成了最基础的人物形象建立——是一个母亲,是一位医生)其次,主人物与身边人事物的关系如何?在这里,拍摄对象最后都应反馈出主人物的细节变化和更深的内心世界。最后,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是追寻故事的根源,影片的主题。我认为,故事驱动指的就是这个。

在工作坊的最后,陈老师讲到纪录片是自由的。不像剧情片,纪录片不会受到剧本、类型或是其他的限制,纪录片在保留美感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有剧情片的节奏。但同时你无法决定最后的成片,纪录片的故事走向无法被导演意向改变。纪录片的规矩少、即兴素材多,这也让剪辑有了更多可能,让影片的完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纪录片不应固步自封。

 

17影视广告 周茜

课堂笔记3

 

在这次参加IDF学院的旁听学习之前,我一直认为纪录片只是单纯地通过影像的方式来记录现实生活。我之前之所以喜欢纪录片,是因为纪录片不但能给人带来记忆中的感受,还有视觉上的感受,与纯戏剧性的电影比起来,纪录片会更加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可过去我对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却是毫无思绪和概念。但在这次的旁听学习中,我不但对纪录片有了新的看法,同时,在剪辑思路方面,也学到了许多。

首先,来谈谈我对纪录片的一个新的看法:在本次学习中,我领悟到,纪录片拥有一处一般戏剧性电影少有的魅力——未知性。当纪录片开拍时,不论是导演还是片中的人物,都无法明确地猜到结局。和一般的戏剧性电影不同,纪录片中的人物不会有所谓的剧本,他们也不会知道在被拍摄的过程中会发生些什么。许多导演在纪录片拍摄的途中会发现,故事情节走向与他们最初能猜想到的完全不一样,拍摄目的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反转而发生改变,甚至整部片子的主题,也会逐渐随着另一个方向延伸。那么在这个时候,导演就应该明确好他想要在观众面前展现的整部片子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就拿本次的入围作品《人民医院》(曾用名)为例,陈思毅导演在介绍影片时说,原本她最初的拍摄目的是想要拍摄一部观察型的纪录片,可由于拍摄途中遇到的种种原因,她不得不将其拍摄成一部叙事型纪录片。那么,在这个时候,她就应该将前期拍摄中的视频素材合理的剪辑,舍去与主线故事情节无关的镜头,开头部分能用画面表达的部分也不需要用旁白进行过多的解释。让观众能感受到明确的主题线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剪辑纪录片时,最先要做的,则是要思考片子中的构想是什么,先要设定全片的结构,在构思好整部片子的整体架构后再细剪开头和结尾。开头的定调对整个影片的影响至关重要,先定好了大的方向,才能更清晰中间部分应该有什么。剪好了开头结尾后,再来通过素材不断的构思,这样更能清楚哪些部分还需要加强和欠缺,在拍摄真正结束前找到欠缺的素材再次进行深入拍摄。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思维技巧来提起观众的兴趣。就拿《Curtain up!》(中文名:梦响唐人街)修改后的开头为例,周强老师建议导演采用设下怀疑的方式,在最开始的几个镜头中给观众一点小小的误导,让观众脑海中确立一个不完全正确的影片背景,在几个“误导”镜头过后,再来将真实主人公镜头展现出来,给予观众一定的惊喜感,同时也将两件事物做了一定的对比,更加强调了故事主线的真正的背景。

此外,在本次学习中,我还观赏到了一部与我印象中的纪录片形式完全不同的纪录片——《到洋人街去》。这部试验性的纪录片再次刷新了我对纪录片的看法,原来纪录片不是局限于单纯地纪实性的,而是可以展现得十分艺术性的。但不论是单纯的纪实性,还是大胆的艺术性,在纪录片中,叙事性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大胆的表现和创新,但与此同时我们要试着在观众的角度重新鉴赏自己的影片,要考虑到观众是否能够在观片的时候带入情绪去感受影片中的人物以及整部影片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剪辑时,要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看问题。真正剪片的魔力在于探索,要学会倾听没有参与剪辑的人的观点。一些很细节的镜头语言,可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另外,在本次分组讨论旁听学习中,我加入了周强老师的小组队伍,我们参与修剪的片子是《Curtain up!》(中文名:梦响唐人街)。在修剪讨论过程中,周强老师最强调的是:如何将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丰富。因为在该片的粗剪当中,我们所看到的被采访人物有很多,许多不太重要的角色的画面时间占据了应对主人公深入采访的画面时间。这让作为观众的我在一开始的半个小时中因不确定主人公而导致无法将注意力集中。于是,在修剪时,周强老师建议将不重要的角色画面适量的减去,从而补充对主人公深入采访的视频素材,再将采访画面和主人公的生活画面进行巧妙结合,这样一来不但让观众产生了视觉上的满足,还能更进一步的对主人公有所确立和了解。先把最重要的人物刻画后,再来刻画其他人物。同时,在深入了解主人公时,观众会看到主人公的情绪有正有反,这样让整部影片有了一定的起伏点,不但不会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反而还让观众更好的走进人物的内心,对影片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因此,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个性的人物,能让观众的跟随度更高。

最后,则是与我本专业最接近的音效设计和配乐方面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在本次学习的导师讲座环节,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孔劲蕾老师提到“纪录片的声音创作非常重要“。当画面的冲击力不够时,夸张的音效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拿《人民医院》(曾用名)中,有两个画面需要做出安静和嘈杂的对比,那么这个时候,在嘈杂环境中的音效则可以大胆地做得很夸张,从而使两个画面能够有一个更强烈的对比,使观众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再拿《Curtain up!》(中文名:梦响唐人街)中,在几个原本拍摄时无录入声音的生活画面中,采用了后期拟音的方式加入音效,为这几个描写生活的画面增添了真实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本次IDF学院的旁听学习中,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纪录片,让我对纪录片的拍摄到剪辑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也让我对纪录片乃至整个影视,都产生了更强烈的热爱和追求。十分高兴能参与这次的旁听学习,希望在不久后,我也能够参与到一些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中去。同时我也希望在明年的IDF中,我还能够有幸参与到IDF学院,与更多热爱纪录片的导师和导演交流学习,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

 

18级录音 夏靖茹

 

 

下一篇笔记是陈思毅导演的作品《人民医院》,在工作坊的学习中,又会有怎样的精彩片段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