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age News IDF·培育 | 工作坊课堂实录2——一次属于平凡人的生命体验
IDF·培育 | 工作坊课堂实录2——一次属于平凡人的生命体验
2019-11-09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3rd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 2019”)是集纪录片展播、推优、提案、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IDF 学院”培育单元是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为培育未来纪录片新生力量而设置的公益性项目,旨在培育与吸纳更多、更优秀的华人导演与精彩故事。将持续打造贯穿纪录片制作全流程的课程体系,为国际纪录片大师与中国青年导演搭建国际制作、教育、学术交流的合作平台,挖掘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助力中国纪录片事业的蓬勃发展。

 

“IDF 学院”培育单元从征案公布以来收到了来自全球华人关于不同主题的项目投递,其中不乏之前在提案大会中崭露头角的项目,也有一些第一次见到就觉得“耳目一新”的项目。

 

 

 

 

《迦罗沙曳》

 

导演:沈蕊兰

指导老师:孔劲蕾

 

导演自述

 

这是一场有关自我认知的旅程,也是一次属于平凡人的生命体验。在与宽远一起生活的这段时间中,我想用作为朋友的亲密视角,记录一名年轻人准备出家前的一段生命轨迹。通过半纪实半虚构的影像,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探寻他想通过出家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由,以及如何在困境中逐渐感受成长、感知生活本质的心路历程。

 

同时作为导演、摄影师、朋友的多重角色,我始终处于一种在场的缺席,对所拍摄的对象永远有一种隐形的干涉。我试图对纪录片的真实性发出疑问:是否存在一个真实等待我去记录?在被选中的画面中,真的有所谓的客观和真实吗?我选择用一种更私人化的影像语言,包括自我关照式的拍摄,游离在事件和角色以外的镜头,对周围环境与氛围的个人体验,来更多介入我对于影像的态度和感受。

 

形式上,通过结合静帧摄影、35mm胶片,我尝试去触碰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电影、散文电影的边界,以更自由的方式,反复想象、揣度、拼接不同时间碎片中的影像,来还原我想象中那些过往的事件,由此传达我所感受到的,在这个阶段他的生命状态和精神世界。

 

初次看片评价

 

影片构造的事件缺乏原因,为什么主人公想要出家一直找不到答案。节奏总体比较平(分享故事却没有说明原因)剖析人物心理缺乏深度,出家原因不具体,需要填补,缺少层次感。走向旅程的过程,冲突、神秘、纠缠和拉扯感要与观众进行更好的连接。

 

大卫·蒂格 (David Teague)

 

这是一个关于追寻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很难接触到主人公的内心。所以我觉得需要创造动力使观众更加的了解人物。本片主人公性格非常内在、安静。觉得自己本身没有感觉被邀请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音效和摄影都很好,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就是人物内心很难进入,没有表现出人物的挣扎,没有抓住观众的心。同样是95分钟感觉比其他影片更长。建议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推动情节发展,不能只靠对话推动。

 

道格·布拉斯 (Doug Blush)

 

声音直入影像,想法主观处理,人物本身很有趣,题材比较好。但是时间线不是最重要的,要捕捉到人物情绪才是关键,在这部片子里没有说清楚。

 

周强

 

完成度比较高,90分钟被稀释其实可以更加的浓缩。

藏戏表演与主题关系不强,影片中有5-6段使用照片蒙太奇,需要拿掉一部分,有重复。主人公内心os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可以打动有时会干扰,有很多重复的地方。画外音有些干扰,急于表现主人公内心。除了出家的主线,人物的其他方面比较模糊。

镜头有艺术片的感觉,但是开篇的长镜头处理的有些简单草率,要让他出家的事情一点一点呈现出来,而不是开门见山。结尾时比较出彩的,漂亮的结尾之前要做一个截然不同处理结尾更有力量,视觉上把108天清晰认同。

画外音太多,解释的太多,应该是一层一层的解释给观众,在火车上的部分,可以用黑白表现火车上的杂乱,一直到用彩色镜头表现自然的清净,营造一种视觉高潮。

 

孔劲蕾

 

 

导师讲座

孔劲蕾

 

 

这几年创作者对纪录片的风格逐渐改变。比如《四个春天》《大河唱》等纪录片做得就很剧情化,注重引人入胜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所以说当下的很多纪录片故事更吸引人,观众的接受度更高。

那么从剪辑的角度来说,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设定一个全片的吸引人的结构,二是重新改变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这是剧情片剪辑特别关注的两个方面。

对于纪录片来说,搭出一个结构很困难,因为要面对海量素材。一般创作者最多也最容易想到的是时间线索。片中出现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几岁这样的时间线索。那么能不能打破时间轴,这种看起来比较容易的方式呢?那就要找到时间轴之外新的线索。比如新的变故或空间上巨大的转变,以此重新结构素材。

纪录片工作者很孤独,导演自己剪片有时会进入疲倦期。这时就可以不要再纠结于片子大的结构方式或风格,利用几天时间,把某场具体的戏剪出来。整部片像大型机械,先把每个模块做好,然后组装起来就相对容易。因为具体剪一场戏的时候相对思想放松,情绪自由。而且在剪辑某一场戏时说不定就想通了全片的难点。

有的影片很混搭。比如我参与的《二十四城记》有真实记录,也有演员扮演,但以访谈的形式来拍摄,完全像纪录片。另外《冈仁波齐》在院线放映时,一开始看观众以为是部纪录片,慢慢逐渐发现是部剧情片,但是这个观影体验的转变,每个人的时间点都不尽相同。

《冈仁波齐》片头一直是呈现人物的状态,观众不知道人物后面要做什么。直到一家人吃饭商量的那场戏(决定趁老人健在时一起去走朝圣之路)在将近20分钟的时间才出现朝圣的主题。影片原来剪的开头 出场人物比较多,后来就调整为先出现一组人——最重要的这个家庭,就是草地上放牛的老人以及他的儿子,把核心人物放在前面。后面再逐渐带出另外四组人物。这样做的好处是观众不会感到迷茫(不熟悉藏族同胞的观众一般会产生脸盲),先表现主要人物大致发生什么故事,同时又不破坏纪录片式的沉稳风格。我们就随时要平衡,既不能像剧情片那样很快进入主题,又不能太缓慢的介绍不同角色。但是像剧情片借鉴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片子结尾部分有一场戏;

插入《冈仁波齐》片段

老人叫年轻人进帐篷烤火。你们认得出这个年轻人是帐篷内哪一个吗?认不出来吧?本来在帐篷内有一大段戏 是这个男生给大家讲述在上海打工的经历,讲述他不被大城市认同,遭到情感困惑想回到故乡生活的戏,我们感到与影片整体的纪录片风格不搭,一下子进入了情节剧的风格,所以就把这个人物的戏全剪了,只留下他在帐篷外的镜头。这样就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紧扣在主人公的身上,使后面磕长头的镜头更有感染力。

借此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剪辑的窍门。就是如果有一大段镜头没有台词只有音效或音乐,那么这一段之前的我们听到的最后一句台词就很重要!好像在脑海中会留有残响。如果前面说一大堆在上海打工的经历,那么在观看后面大段磕长头的画面时就会干扰观众思绪,只在意这个年轻人的故事,而忽略了更深刻的主题。

所以我们平时创作可以有纪录片的美学观念,又利用剧情片的技巧来剪片。让纪录片更加迷人,节奏上更没有距离感。

我还想说的一点是纪录片声音创作非常重要,不一定请大牌音效剪辑师,而是带着声音剪辑的思维去创作,声效剪辑太重要了!有时声效做得好,画面甚至都不足以支撑声效的震撼,这就需要创作者去倒推,思考如何用更好的影像来支撑声音的精彩。

当你觉得画面不够,可以增加音效,不一定是音乐,来把片子做得更丰富更精彩。

以上就是我对于剪辑的一些经验分享。

 

 

课堂笔记1

 

叙述。视角将决定影片中的每一个画面,不论多有实验性,叙述依旧是必不可少的,带给观众的疑惑一定要有所交代,不论是否明说,谜底总归要有。要找到镜头之间人物潜在的关系,用电影的语言去述说故事,从而去理解人物,理解事件的发展。叙述时要注意节奏的把控。

探索。在建立气氛时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将会成为观者期望的引导。但有必要要让观者与故事的主要人物先保持一定的距离,先认识人物,再一步步探索,创造一种进程感,交代人物的动机,使观者得以走入人物的内心,与他产生共鸣。例如《黄河尕谣》的片段所展示的那样,展现人物疯狂的又有活力的工作状态,而非过多的解释,先让观众爱上这个人物,首先理解他,才会跟随他探索他。

转折。在19号的讲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David展示的短片中,将挫败的高僧询问咨询者的画面与夜店、抽烟、骑摩托、住院的画面剪在一起,这样的纠结与“放纵”放在一起,不但没有使观众产生困惑,反而带来了一种“惊喜”,使人物更加立体,观者更容易产生兴趣。这是“转折”的妙处,也达成了给观众答疑解惑的互动。

旁白。旁白是重要却危险的东西,可用于解释,但一频繁就会压缩观众个人的感受空间,视觉的吸引力不能被剥夺,少即是多。

幽默。幽默的成分使剧情更有吸引力,可以有效增加戏剧效果,即使影片的基调是灰暗的。

起伏。人物的起伏才是故事的本身,不要过滤掉“秘密”,使用“秘密”去体现人物更多的面,扎的更深一些,用低落、挣扎的情绪来衬托欢乐气氛(《梦响唐人街》),或表现人物的挣扎(《迦罗沙曳》)。

结构。元素的布局问题。例如《人民医院》中,由医院向母亲个人经历转折,后半段体现情感的力量,虽然是母亲个人的故事,但主题更大,涉及到家庭构造社会秩序的构造。应该让观众更快意识到主题,这就要从结构上下功夫,故情的发生无需完全依照完整事实来表达,片子讲了两个点医患斗争和 “人”(母亲的个人历程)但是平衡不太好,重心有些向后者转移(与观者的预期不符)。

学会舍弃。导演有他想要的,而故事本身也想诉说自己,剪辑有时是折中的过程,有时素材有它自己的流线,但为了故事服务,必须找到与故事相关的精华的部分,对于塑造人物而言有效的部分。虽然素材就像是孩子,但忍痛割爱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另外孔老师也做了有趣的提议,可以将纪录片的美学观念与剧情片的技巧相结合,近几年的国内纪录片正在探索的道路:引人入胜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使观众的跟随度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控“度”,以免过于戏剧化的剧情吞噬了纪录片本身的美学观念。

几位老师一致有提及的,剪辑有时就像俄罗斯方块,首先要确保每一个模块都雕琢完成,才能为成品做准备,不妨利用“疲倦期”去处理具体的场次,而非不停纠结于全篇而止步不前。

课程中,尤其是在分组进行剪辑指导的过程中,受益良多,有很多被忽略的东西变得明朗起来:做片子没有什么借口,只有展现出来了的和没有成功的,重要的永远是能看见的部分,思考的再多,对人物的了解再深刻,无法将这些用影像的语言展现出来,都是无用功。突然觉得做纪录片和画画的原理如此相像:结构与节奏用于立住画面,舍弃干扰的因素,去塑造主要的人物,用细节吸引人们继续观察下去,但塑造的过程是危险的,如果粗糙地带过,倒还不如留白,正因为这样,更需要常常抽离出来检查是否破坏了大关系,但往往容易钻进去出不来。人人有其风格,但基础不够扎实的话,风格的作用就大大削弱了。

 

17影视编导马丽雅

 

课堂笔记2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19的“IDF学院”单元的旁听,有机会和四位导师和四位导演一起学习。参与本次IDF学院单元的四部纪录片都给我一种兴奋的感觉,非常惊喜。让我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了更新的的认识,同时我也跟随几位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

我们身处新媒体时代,信息产生和传播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纪录片迎来了诸多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且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诸多的作品并不是浅表性的记录生活状态,而是更的将镜头对准社会,人文,制度等各个层面,立足比较宏观的立场挖掘主人公内心更深层次的东西。

童辉导演的《梦响唐人街》在美国拍摄,视角却对准了一所华人小学,内容也非常具有华人代表性,密切关注在美华人社会生活,记录着孩子们追逐梦想的过程,记录美好的一种状态;而陈思毅导演的《人民医院》则是把医疗系统作为宏观大背景,在医患关系的铺垫下讲述一对母女关系逐渐亲密、母亲对梦想的追寻中寻找自我的过程。从医院、社会、内在价值等多个层面探究环境和个人。

另一方面就是当代纪录片正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很多导演正在以更开放的思维创作,不只局限于艺术片的美学,纪录片的美学不必固步自封。拍摄纪录片很容易对艺术片的美感过分追求,白描的手法处理纪录片,同样可以提升纪录片的观赏性。

镜头可以更好的代替语言,画面诉说故事,能更好的深入人物,旁白的使用,对一部纪录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手段,可以作为解释的手段,但是太多的旁白很影响观众对影片的评价,缺失系统的安排。比如陈思毅导演的《人民医院》,影片粗剪阶段的旁白冗杂,导演似乎想把想说明的一切通过旁白交代出来,结果旁白与视觉影像重叠。

而沈蕊兰导演的《迦罗沙曳》则也有相似的问题,主人公大量的内心对白重复,主人公内心OS是一把双刃剑,有时候可以打动观众,有时候也会干扰。同时话外音很多,一开始就把很多东西交代出来了,让观众却少了一种探索的感觉。另一方面长镜头和照片蒙太奇非常有艺术片的感觉,但是给人一种简单的堆砌的感觉。所以说视听语言的平衡非常重要。

中国纪录片正慢慢从传统的限制中走出来,无论是题材表现手段。首先,就是后现代文化对纪录片的影响。四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华伟成导演的超现实主义影片《到洋人街去》,作为一部个性比较鲜明的华语纪录片,从超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转换,它突破了我对常规华语纪录片的认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潮的演进,纪录片的创作进行着螺旋式的上升式转变,超现实主义影片的发展说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正在促进华语纪录片的的繁荣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以往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也被突破,它的边界也将随之不断扩展。

看过粗剪版本以后,我看到了这部纪录片太多的可能性。影片的节奏不动声色的层次的渐进,空间感和时间感比较强烈,很容易把观众拉入影片,投入情绪。影片中有很多微妙的元素,同时把戏剧元素和超现实主义结合,非常的新颖。导演和Doug对纪录片结尾15分钟进行修剪,弥补了影片原本存在的一些比如视角不清,叙事性不强和角色关系等问题。《到洋人街去》是一部实验性的影片,但是就像陈珍玲老师说的:实验影片可以任意表达感情,但是实验电影的叙事性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纪录片所拍即所得,更注重客观事实,但现在的纪录片已经不再执着,事实固然重要,但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我觉得孔劲蕾老师提到的结合纪录片的美学观念和剧情片的技巧,如此一来可以使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观众的跟随度也会更高。电影《冈仁波齐》是一部用纪录片手法拍摄制作的剧情片, 这样的方法使影片的故事核心、演员及其表演、蒙太奇等方面显示出新的特色。纪录片的真实与剧情片的虚构在碰撞中形成了一种和解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的思路。

在学习以前,我认为一部影片最重要的就是情节,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影片,百分之九十的观众对影片作出的评价都是基于叙事情节,但是经过几天学习,我发现剪辑是电影的精髓,尤其在跟随孔劲蕾老师和沈蕊兰导演分组剪片以后,通过不断修剪,影片逐渐有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恰好近期我刚刚结束第一个纪录片的拍摄,通过几天短暂的学习,我对纪录片也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对下一步剪辑工作的开展也更加有信心,思路也更加开阔起来,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充满着无限的期待!

 

18影视编导 雷奉溢

 

课堂笔记3

 

十分荣幸我以旁听生的身份参加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培育单元。这是一个国际性的交流大会,是一场视听盛宴,同时对我来说,能够参与其中,给了我一个前所未有的珍贵切重要的接触、学习纪录片的机会。尤其在培育单元,本身就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教授学习、完善提升作品的单元,更让我受益匪浅。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的培育单元入围了四位导演的长篇记录片,又请来了四位导师一对一进行对作品的进一步改进剪辑,同时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也有更多的老师全程参与其中,丰富着单元内容。这短短四天无疑是一个高强度、高成效的学习交流过程。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便被告知“这次的收获绝对比你想象的还多。”这也让我更加迫不及待。

活动的第一天,四位导演播放了各自的影片,供导演、导师互相了解,并展开交流。四部影片各具特色,且差别十分鲜明。每一部影片播放完后,导师都针对该影片提出了十分清晰明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我们来说也帮助我们更加正确深入地了解每一部影片。第一部纪录片是《人民医院》。导师纷纷对该片从医院问题逐步上升到母女关系再至母亲自我实现、重新认识自己的立意深入表示认同,也肯定了前两个主题的世界性普遍性,能很好的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也提出一些相似的问题:后面的主要内容切入过晚,比重不够。旁白与画面的信息重叠,旁白过多,减少了观众的参与度,影响观看效果。《到洋人街去》则以不同寻常的形式深深吸引了导师的心。但同时导师们也给吃出了视角选择的问题,是作者视角看待主角与世界,还是以主角视角看待世界?以及以主角离去作为结局的合理性,应该更多回望主角离去后的世界。《迦罗沙曳》的画面和音效受到一致好评,但片中的过多重复与平淡冗长的内容影响了观影体验,影响了整部影片的结构。《梦响唐人街》以专业标准的类型片形态表现了一群在特殊环境下成长的可爱孩子们,影片很吸引人,问题是受众群体的理解程度,结构上缺少冲突且过于琐碎。第一天导师们就抓住了每个影片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用的建议,也能够设想到许多我们没有关注的衍生问题。这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很新的输入。

第三天的导师讲座也让我们收货满满。大卫老师讲述了如何通过剪辑去将现有的有限素材呈现自己的想法,给观众惊喜,将两个或多个暧昧画面剪接创造新的意义。这时,我们应当在素材中寻找最有力的画面,最能带给观众惊喜的画面。同时他再次强调了之前很多导师提到的人物的饱满需要正反面的冲突对比。他个人的剪辑观点是在影片拍摄期间就参与其中,去了解人物、故事等等。孔劲蕾老师则提出了可以结合纪录片的美学观念和剧情片的技巧来创作如今的纪录片。这便需要我们在剪辑时重建结构,改变节奏。她也交给了我们一个剪辑瓶颈时的技巧:不再去构筑全片结构而是投入到一个精彩片段中去。这一点,道格老师也相当认同。道格老师强调剪辑时将导演的想法和故事本事的情况做折中处理能给出一个理想的结果。操作上,多次的拆分重组实验是必要的,同时也要勇于做取舍。开头是十分重要的,他会为全片奠定基调,所以尽量在最后完成具体剪辑。不要低估幽默,也是道格老师精炼的告诫。周强老师也着重说明了影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并且带着更多的感受,用敏感的感知去协助创作。

在团队工作环节,我跟随的是孔劲蕾老师。老师指导的影片是《迦罗沙曳》。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具体工作时所需要具备的高效思路,和一些小技巧。严谨且高效的抓取和整理信息,用开放的思维去对片段甚至单个片段的声画进行大胆调度...

这四天的旁听给了我太多专业学习上的帮助,也锻炼了我参加活动实践的能力。正像道格老师传达的,在这次的活动中,中国特色的纪录片,中国性质的纪录片作者,以及他们个性的想法,精彩的语言才有机会展现,在激烈的讨论学习中发酵,借此更上一层楼,跨国地域的界限,飘洋过海,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如今中国电影的独特气质。通过影片又能让在座的每一位人,从导师到旁听生,从桌边到墙边,得到许许多多的启发,开拓了甚至数倍的思维。我们在了解中国纪录片的动态,并且见证其的突破飞跃,以日渐完美的形态跨向更多人的视野。真诚地再一次感谢学校给了我们如此宝贵的机会。

 

18影视编导 姜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