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age News IDF·展播丨10月20日展播活动回顾
IDF·展播丨10月20日展播活动回顾
2019-10-21

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3rd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 2019”)是集纪录片展播、推优、提案、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I Documentary Fact

我/纪录/事实

 

10月20日,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之光”展播单元进入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东西方不同题材与形式的纪录片,在这压轴的尾声,碰撞出各种精彩的火花。观众反响也非常热烈,多个场次满座。

 

 

女性纪录片人也成为本届IDF展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以下为10月20日展播现场纪录片人与观众交流记录。

 

 

 

善良的天使

Better Angels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

展播单元:东·西 | 在中国

 

导演:柯文思

制片人:威廉·蒙代尔、韩轶

制片地区:加拿大、中国、美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88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北京电影节 - 纪录单元 评委会特别推荐奖

 

纪录片简介

 

由奥斯卡和金马奖获奖团队历时5年打造的院线纪录电影《善良的天使》旨在国际语境下,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用智慧、包容和前瞻性的思维来探讨中美关系的未来。影片由两届奥斯卡获奖导演Malcolm Clarke执导,美国知名制片人William Mundell先生和金马奖获奖制片人韩轶女士联合制片。

 

“我有一个美国梦,但却是中国制造。

 

 

Q&A嘉宾  :《善良的天使》导演柯文思

 

◆“善良的天使”最初源于林肯的一次演讲,他呼吁南北两方放下心中的成见,求同存异,共同向善。坚定地站在一起,弥补南北战争对美国造成的伤痕。如今的中美也是一样,应该消除误解,求同存异,发现人性之美,创造更好的未来。

 

◆其实现在在美国的政治环境也是很极端的,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状态。但我并不亲中也并不亲美,我的观点是,中美两个大国应该求同存异,这样会给世界带来更好的局面。

 

◆我不是中美问题的专家,所以拍政治题材的片子对我来说是困难的。但我擅长的是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好,所以我的落脚点落在了讲普通人的故事上。我从人类学的角度,把中国和美国看成亚马逊丛林里的两个部落,他们互相看着对方,但互不了解。用有温度的方式去讲普通人的故事,通过共通的情感去阐释听上去冷冰冰的两国关系,对于我来说是更好的角度。

 

 

◆这部纪录片在美国受到了一些非议,但大部分是来自网上那些没有看过的人。我们之前把纪录片在美国中部的一个州做了次展播,我们本来是做好准备去面对批评的,但有点惊讶的是,他们看完很喜欢。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来源于政客对中国的宣传,存在片面的偏见。

 

◆中美之间存在信息逆差,普通的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远远多于普通的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所以美国人看完纪录片后,会惊讶于中国人的生活和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绝对不会让受访对象说出我们希望的台词。我们是在庞大的素材中取舍出了作品中的片段。最后那位美国橄榄球教练说,“我有一个美国梦,但却是中国制造。”,我们绝对没有引导他说这句话。但当他说完这句话时,我就和摄影师会心一笑,觉得这很适合做结尾。

 

 

 

时间之桥

Bridges of Time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此处

 

导演:奥德留斯·斯通尼斯、克里斯汀·布里德

制片人:乌尔迪斯·塞库利斯、阿伦·马特尔

制片地区:拉脱维亚、立陶宛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78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上海电影节 - 金爵奖 最佳纪录片

2018 拉脱维亚LielaisKristaps国家电影奖 - 最佳纪录长片

2019 格鲁吉亚巴统国际艺术电影节 - 评委会特别提及

 

 

纪录片简介

 

在1960年代初,当法国真实电影先锋启程探索一种新的写实主义,魁北克的直接电影也开始博取关注,而波罗的海周边诸国则目睹了一代纪录片作者的诞生——他们更愿意选择以浪漫的视角看待周遭世界。这部冥想式的纪录片散文——由一位拉脱维亚写作者与一位立陶宛导演共同创作,其在风格上高度契合“波罗的海新浪潮”的诸多作品。它巧妙地突破了普通史学研究的局限,创造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电影创作者群像。其最终完美地构成了一则对纪录片本体论的诗性表达,又或者说,一首关于电影诗人的电影诗。

 

享受拍摄中那些意外的事

 

 

Q&A嘉宾:《时间之桥》导演奥德留斯·斯通尼斯

 

◆纪录片中的导演都是我的老师,这对我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行对时间探讨的机会,纪录片的美在于我们能够把很多重要的时刻保存下来,包括风景,包括人的生命当中一些重要场景和状态。

 

◆年轻的时候你会思考生命是什么,慢慢长大的同时会思考孤独,现在你会想这个时间的问题,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时间。

 

 

◆关于两位导演合作模式,其实我俩对于主题是有不同的观点视角。我追求诗意的部分,他是更加关注于事实的部分,所以我们互相需要融合,不然这个纪录片可能就会变的过度诗意化的或过度新闻纪实化。拍摄之前我们会有很多交谈,同时拍摄,完成后分开剪辑,两人再进行讨论,还有一种很有益的方法,是我们俩会互相交换剪辑师。

 

◆关于纪录片中看到塔可夫斯基的影子,在我心中,塔可夫斯基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一位电影人,可以说我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受他的影响,他不仅仅是教我电影,他改变了我对生命的看法和视角。

 

◆每个人拍摄纪录片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你一定要带着一个开放的视野进入到拍摄和制作,尤其是关注发生在你身边的这个事情。比如拍摄中遇见的意外,年轻时会很恐慌,但是现在我会觉得很好,真实的东西正在显现,我现在会非常享受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些时刻,是纪录片非常神秘和美的地方。

 

 

 

古巴花旦

Havana Divas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小剧场

展播单元:东·西 | 在此处

 

导演:魏时煜

制片人:罗卡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类型:纪录片

时长:96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8 旧金山亚美电影节 - 竞赛单元(入围))

2018 上海国际电影节 - 展映

 

 

纪录片简介

 

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旧称夏湾拿)出生、自小学习粤剧的何秋兰和黄美玉,既是独生女儿、又是舞台姐妹。何秋兰的养父方标因为家人反对他学戏而由广东远走古巴,黄美玉的中国父亲则是华人街有名的裁缝。两人生长在三、四十年代繁荣的哈瓦那,秋兰以俏丽扮相和婉转歌喉成为红遍古巴各个华埠的花旦,学习过功夫和舞狮的美玉则常常扮演小生角色。1959 年卡斯特罗的一场革命洗尽繁华梦幻,何秋兰做了收银员,黄美玉成为外交官员。进入花甲之年后,在被时间磨蚀的华人街,两人试图重新排演粤剧,进入耄耋之年,竟开始了穿越大洋的粤剧之旅。

 

 

纪录片人会对记忆不断反思

 

 

Q&A嘉宾:《古巴花旦》导演魏时煜

 

◆就搜集素材来讲,我稍微困难的大概是语言吧,纪录片里面涉及有三种语言,西班牙语我小时候有学过,但后来没怎么用,为了做这部纪录片,我去系统地学习了西班牙语。

 

◆大家来看这部纪录片,可能有的人对粤剧感兴趣,有的人对古巴感兴趣才来看,所以我会保留三条线索,通过结构跟更多的观众接触。

 

◆我觉得拍纪录片的人,会对记忆进行不断地反思,反思自己,反思别人,反思人类文化。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因为我个人家庭原因,我的一些家人也去外国读过书。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经历流转迁徙,虽然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关于古巴,关于粤剧,但我相信观众还是能从中找到共鸣。

 

◆纪录片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个大家都会有共鸣的故事。所以我有研究“叙事”,1970年代好莱坞的卖座电影都有很多固定的模式。但是做纪录片,因果关系不是人为的,而生活也是如此,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样,所以我很期待这些惊喜。

 

◆如果你未来要拍纪录片,在档案材料的拿捏上,我个人的建议是,不把所谓的“度”放在优先地位,反而要跟着自己的心去做,当你觉得你的对象有意思的话,无论如何,你都会觉得很有意思。

 

 

 

◆做纪录片你必须要先学剪辑,我教学生是从1分钟开始练习,之后再去尝试5分钟的,掌握这种节奏,才能慢慢掌握长纪录片。

 

◆关于纪录片人物的挑选,我觉得,都是缘分,他们都是突然撞入我的生活的。

 

◆大部分电影史没有写到女导演,我去香港,想要有趣,不如去研究冷门的,于是开始关注伍锦霞,偶然间发现了她的一些很早的照片,就尝试去旧金山拍摄。后来一个女粉丝,向我要一些资料,作为回报,也给我一份伍锦霞签名的书信,所以整个过程就很奇遇吧。

 

◆生命的历程是一样的,所以人类文化才能不断传承。

 

◆因为这部纪录片,老人们被邀请回到香港,并且能重新登上舞台,她们当时就非常感动,我也有点担心她唱高音。拍片的时候我都没哭,她成功之后,我却在后台抱着她哭了。我觉得这种情感是任何人都能理解的,不是仅仅针对粤剧喜爱者这个单独的群体。

 

 

 

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VIP放映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此处

 

导演:汪民安

制片人:汪民安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83 min

 

 

纪录片简介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0.15-1984.6.25),法国哲学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福柯的效应遍及人文科学,他在哲学、历史、社会理论、文学、艺术、政治学、法学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纪录片《米歇尔·福柯》收集了福柯生前的大量访谈视频,以及德勒兹、阿甘本等思想家对他的评述,采访了诸多有影响的国内外福柯研究学者,将珍贵的影像文献与30年后对学者的访谈重新编织,系统地展示了福柯的总体思想及其魅力。这是一部实验性的哲学纪录片,也可以称为“论文纪录片”。

 

 

人工智能时代,福柯生命概念的新意义

 

 

Q&A嘉宾:《米歇尔·福柯》导演汪民安

 

Q1(外国观众):请问中国在什么时候接触到福柯的思想,途径是通过法国的原著还是英译汉的版本?请介绍一下福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大概在1980年代末期,有两本福柯的英文书被翻译成中文,分别是《性史》和《疯癫与文明》,但在中文界的影响不大,只在小圈子里引起回响。对福柯有意识的大规模的翻译是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的,然后一直持续扩大影响到现在,如今福柯已经是有最多年轻人会去阅读的西方思想界学者。

 

◆我印象中,福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媒体上,是在1984年,某本杂志刊登了他的讣告。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听到福柯,因为在1960、70年代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任何西方思想文化,只有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才有更多机会去接触福柯。
◆ 其实福柯在南美比在东亚还要热门,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所大学,听一门讲解福柯的课的人能达到4000左右。

 

◆ 我认为福柯对时代的理解,提供的关于权力知识、规训等的阐释模式,包括对西方的反凝视式反思,作为历史学家,对知识的谱系进行考古,更新了思想的发展。

 

◆福柯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的写作非常漂亮、生动,年轻人可能觉得读康德、黑格尔比较困难,那我就建议你们去读读福柯。除此之外,福柯本人也极具个人魅力,他在生活中把自己当成艺术品来塑造,这也是非常有意识的点。

 

◆拍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要放映,主要是为了教学用,当时我在学校教书,给学生讲福柯的理论,但我后来想到,我可以给学生收集一些影像资料,直接拿来播放作为导论。根本没想到会面向公众播放,只是我剪完片之后,一些朋友觉得挺有意思的,建议我拿到外面播放,在中央美院做首播,去了1000多人,我觉得非常惊讶。

 

◆我没有考虑过正式发行,只是将它作为高校教育资源在学院和美术馆放映。

 

 

 

◆做为纪录片的导演,我确实是让我自己消失了,这里面没有我的什么事情的,首先我找了一些比较早的素材,然后我找了一些朋友,采访了巴黎这些哲学家,用手机拍的,很随意。所以整个成品非常随机和偶然,也许某种程度上刚好契合了论文纪录片的概念,但实际上我都没想过要把它当成一个成片。

 

◆这部纪录片配乐出自法国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音乐家布列兹,他也是福柯的好朋友。

 

◆对福柯观点的新理解,阿甘等左派思想家都从他那里吸收了大量资源,如福柯中期的规训理论。包括我们学生在听我讲课后,用他的理论来做文艺类作品的学术批评和阐释的也很多。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看福柯?福柯的生命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身体不是一个本体的、不受影响的东西,他认为各种各样的技术规范、体制和外在标准在重新塑造你的身体和生命,身体和生命一直处在一个绵延的、流迁的状态。但在今天看来的话,实际上我们处理生命和身体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已经不仅仅再是一个所有外在社会权利和技术塑造的总合,像类似于这种人工智能的科技,它重新来处理我们的生命和身体。这些概念会发生一个新的变化,我觉得,这跟福柯的这种谈到关于身体和生命的可塑性,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正在迈向真正的人机合体。

 

 

动物方言

 Breathless Animals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

展播单元:东·西 | 在IDF

 

导演:雷磊

制片人:雷磊

制片地区:美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68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柏林国际电影节 - 青年论坛单元(入围)

2019 韩国全州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入围)

2019 伦敦Open City纪录片电影节 - 展映

 

 

纪录片简介

“你小时候做过什么梦吗?”一位中年女性回顾她在年轻时期的经历。20世纪70年代,中国过去现代性的发展和创造在我们眼前展开。有一天,第一只精疲力竭的动物出现在她面前,一匹白马......

 

 

“方言”带着一点私人性和本土性

 

 

Q&A嘉宾:《动物方言》导演雷磊(视频连线交流)

 

◆这部纪录片英文片名叫Breathless,我是想致敬戈达尔的Breathless。因为电影里面有很多animals,所以英文就很简单叫Breathless Animals,但中文我不太想叫气喘吁吁或者是精疲力尽的动物,那样给了太多的指向性,我希望所有的图像和电影纪录片里的故事都是比较中性的,所以就随便取了一个《动物方言》。但我觉得这个也很好,这个纪录片确实是很像一种方言。

 

◆大家对实验纪录片的语境可能很不适应,所以后面我觉得“方言”也很make sense。我觉得其实“动物方言”这个“方言”更有意思,而且它带有一点私人性和本土性。

 

◆纪录片中许多部分会反复地重复同一个片段,它其实是一个program,在实验纪录片里面经常使用。我没有改变图像本身,但让具体的和有指向性的图像改变了连接顺序,信息就被中性化了,或者有了不同的含义,我觉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

 

◆那些盆景、楼的元素,我的想法就是很开放。我这个纪录片在柏林放映的时候,他们可能不太了解中国1950年代的历史,但是会有很多观众很感兴趣,说那个椅子居然跟我们德国人生活的椅子一样。我在韩国放映的时候,观众说通过建筑看出了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和我们韩国是同步的。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口述历史或者是一个私人的历史,如果我不让它开放,它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局限的东西。

 

 

 

 

 

◆每个人的脑海里面浮现一个不同的纪录片的全貌,就是我做纪录片想达到的一个目标。

 

◆有人说这部纪录片不知所云或云里雾里,OK,真的我不需要解释,如果你觉得是这样,那么就是这个电影给你的一个感觉,你完全不需要去猜透导演的一个心思。

 

◆做纪录片的时候,我考虑的一定是我是在墙上凿洞的那个人,我让光线进入到黑屋子,然后让大家看着光影去构思什么是50年代,什么是60年代。无论是哪儿,对于我来说都是work。

 

◆我的纪录片如果在美术馆的话,我不会单屏幕去播放。因为观众随时可以进来,随时可以出去。所以美术馆是一个球形的或者立体的叙事。

 

◆我的所有的声音都是我自己做!所以如果你觉得音乐太少了,肯定就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太偷懒了。

 

◆这个纪录片里听到的声音,全部都来自于1988年我和母亲对话的录音磁带,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但是大部分的磁带都因为潮湿或者去磁,已经没有声音了。我又希望能够无中生有,做一些从零到有的一些声音,所以就把录音机贴在磁带周围,不断地摁快进、暂停、快放、回转,用这个办法让一些没有声音的磁带发出声音。

 

◆我们这一代人对1950、60年代的历史的认知或者可以得到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如何去逾越和上一代人之间巨大的鸿沟,或者是如何去创造更多的联系和沟通,我觉得是徒劳的。只能凭空猜想或者无中生有地去捏造。所以我觉得这个纪录片,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得到很少的信息,但是需要把这个故事讲完,就是这样。

 

 

 

【短篇集2】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IDF

 

 

在你沉睡之时,我长大成人

I Grew up as You Slept

 

导演:马尔钦·索特

制片人:马尔钦·索特

制片地区:波兰

类型:纪录短片

时长:50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8 波兰克拉科夫电影节 - 竞赛单元

2019 伊斯坦布尔纪录片节 - 竞赛单元

2018 波兰金蛙奖国际电影节 - 展映

 

 

纪录片简介

 

卡拉莉娜离开了白俄罗斯,正如她音乐学校里那些势不可挡的朋友们一般。白俄罗斯的知识分子被塑造成乡愁式的学者——他们渴盼家人、朋友与他们记忆中田园牧歌般的童年。白俄总统卢卡申科在公共电视台宣称白俄罗斯毕业生的面前是光明的未来,但各省的境况似乎与这番豪言壮语颇为矛盾。货车送来了食物、火柴与伏特加,这大概是唯一的慰藉。

 

祖孙关系之外,更是移民问题

 

 

嘉宾:《在你沉睡之时,我长大成人》制片人Sandra Banach

 

◆这部纪录片,有一个很有趣的开始,女主角是导演的爱人,他这个开始拍摄实际上是在七年之前了,他和卡特丽娜一起回到白俄罗斯去拜访奶奶,渐渐地导演感觉到卡特丽娜和她奶奶之间的感情,其实比普通祖孙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关于卡特丽娜和她奶奶之间的关系,其实还关于移民问题,因为移民问题在白俄罗斯是很严重的,现在很多年轻的有才华的人都已经离开了这个国家,所以我们在影片里面也能看到女主角班上只有两个人留在白俄罗斯。
 
◆纪录片中的黑白家庭录像,是寻找角色来扮演当时的卡特丽娜和祖母,拍摄后期加一些颗粒等后期,呈现出老录像带的效果。

 

 

 

中心

Centar

 

导演:伊万·马尔科维奇

制片人:耶莱娜·拉登科维奇

制片地区:塞尔维亚、德国

类型:纪录短片

时长:48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贝尔格莱德国际纪录片节 - 国内竞赛单元 最佳纪录片

2019 芬兰图尔库影像艺术节 - 展映

2018 葡萄牙里斯本纪录片节 - 新视线单元

 

 

纪录片简介

 

一座曾被使用上千次的社会主义、现代主义国会中心现已几近废弃。这座走廊、中庭与厅堂的复合体不过是一个时期的集体记忆。这座建筑依然反映着过去对未来的想象,即使其残旧的构件证明了这种想象的覆灭。检修工人的重任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这一场所恢复至过去被设想的模样。他们的行动是和谐的、仪式性的,同时也是发自内心的。1978年,萨瓦中心建成于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这里曾举办过上百场国际会议,包括世界银行峰会与不结盟运动会议。南斯拉夫解体后,萨瓦中心逐渐被废弃。当下,它正等待着一个私有化与商业化的重生。

 

建筑表达时间的重要性

 

 

Q&A嘉宾:《中心》导演伊万·马尔科维奇

 

◆我在构图时,只是想拍摄到这个建筑物的内部,有两点考虑:第一希望内部的空间可以展现出无尽的感觉,第二希望这个空间是不被打扰的,所以你也会感受到纪录片是有一些构图上的考量。

 

◆关于光影的运用,在纪录片里,我主要想呈现建筑的部分,所以使用这个光这个元素来凸显时间的流淌。

 

 

 

◆这部纪录片讲了什么?对我来说,这个建筑物本身有三层沟通的含义,第一层是建筑物本身是,第二层是建筑物本身保存的状态,我想通过展现这个建筑来表达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它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时间这个元素。

 

◆纪录片中全部的音效都是来自于现场的声音,我有时会把话筒靠近声源上,同时我最后也会加强这些声音,我觉得这些声音组合起来其实像是音乐一样,对氛围和感觉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镜头逻辑排列,一开始是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逻辑剪辑,但后来放弃了。现在是按照从建筑的表面到内部来呈现。

 

 

 

内心风景

 Inner Landscape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小剧场

展播单元:东·西 | 在此处

 

导演:弗兰克·谢非尔

制片人:扬·德·勒伊特、尼克·科彭、彼得·凡·休斯提、赵佳

制片地区:荷兰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90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 展映

2019 上海国际电影节 - 展映

 

 

纪录片简介

 

这是一部一个人建筑——盒子的奇迹作品。张素英一位60多岁的女人,从他乡何时流浪此地无从知晓,一个人在废弃的砖瓦窑旁,闲置的土地上建造了一座像“城堡”似的房子,让所有人惊叹不已。周边农田主说,七八米高的房子己经徒手建造四五年了。她从两公里外的垃圾坑捡回自己有用的石块和废建筑材料,每天都让她的“城堡”增高哪怕半厘米,即使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影片用倒叙的手法,从被拆后寻人开始,到从救助逃离并最终离开,用张素英的话说:到那边,到高处去。

 

用中国语境讲述纪录片

 

 

Q&A嘉宾:《内心风景》制片人赵佳

 

◆对于《内心风景》这个名字,我自己觉得,每个人内心都是一道风景,纪录片表现的郭老师风景,也是导演心中风景,那是对生育自己的土地赋予的文化符号和对这种符号无上的热爱。

 

◆整部纪录片历时七年才完成,属于导演的“丝路四部曲”。我们在七年内剪了无数个版本,就是想把这个东西做好,希望用符合中国文化的视觉语言来讲关于中国的故事。

 

◆导演是荷兰人,拍摄的纪录片主要聚焦于西方现代作曲家。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在西方视点中,向东方望去,中国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之所以选择川剧,出发点是川剧的高腔,是导演非常重视的艺术方式。

 

◆这部纪录片最主要的人物是郭文景、沈铁梅等各个门类的领军的人物。荷兰指挥家班尼尔和中国也有很多合作,导演本身倾向于讲述丝绸之路上各个国家的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一开始涉及草根剧团部分,使用了超16毫米胶片拍摄,再包括一些诗意、过去、感情的部分,都是胶片拍摄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独特的呼吸感,会让人感受到人性之美,这些是数码拍摄没有的。

 

 

 

 

◆我们的团队比较小,但是每一个乐器都有专门收音器,收音师也是由不同的人来担任,后期制作时,欧洲的音响效果很多是制作出来的,我们都相信声音能够帮助你讲故事。
 
◆这部大部分四川话发音的纪录片,只有英文字幕,并不是故意的,是没有做到。这部纪录片上海电影节就放映过,也没有中文字幕,大家觉得还行,所以也就没有再去做。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中英文字幕会占掉大篇幅的画面。关于字幕的问题,希望大家多多反馈意见,我们看能否改进。

 

◆同样的,沈铁梅的很多唱段很长,川剧唱腔和川普也有一点不同,很多人听不懂。但如果在字幕上括号标注四川话的意思,可能会让外国观众对语言的关系,以及本片中关于中西文化隔阂与融合,能有进一步的思考。
 
◆这部纪录片是在用中国语境讲述纪录片,我们在用写实的影像风格语言讲述导演想讲述的故事,我更愿意把纪实报道和纪录片、记录电影分开来进行认识。

 

◆摆拍和抓拍有一定区别,其实也和掌机人的技术水平有一定关系,比如灯光,是否设计导致的影像效果就很不一样,我们对这部纪录片的定位是一种艺术品,想要更符合观影效果。
 
◆其实川剧也是我的孩童记忆,拍摄过程也让我更深度涉及了中国的璀璨文化。音乐这种东西,东西方音乐都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也在尝试做到东西合并的效果。

 

 

 

三节草

Home Coming in Granddaughter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20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VIP放映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此处

 

导演:梁碧波

制片人:王新建

制片地区:中国

类型:纪录短片

时长:59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1998 法国真实电影节 - 特别提及奖

 

 

纪录片简介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汉族姑娘肖淑明嫁到泸沽湖做土司夫人。54年后,她要把孙女拉珠送出泸沽湖。

 

心里有了眼里才有,眼里有了镜头里才有

 

 

Q&A嘉宾:《三节草》导演梁碧波

 

◆这是一部二十多年前的纪录片,那时候正处于世纪末,大家对于中国社会一个世纪来的变迁是有迫切的观察和反思的需求。所以我们获得了央视的投资去拍这样的独立纪录片影。每个作者能获得20万启动资金。

 

◆因为我家是在成都,看新闻的时候,看到一个牙膏厂老板请老太太回成都的新闻,我觉得这种题材只拍成新闻很可惜,所以找到了这位老太太,报了自己的选题,然后拿到预算,就开始准备去泸沽湖。

 

◆当时还没有通公路和通电。我们除了摄影机这类设备以外,还买了一个雅马哈发电机。我就在那里呆了两个月拍纪录片,央视都找不到我。

 

◆我第一个星期完全是在让乡亲们熟悉摄像机。我们去了三个人,我、助理和一个录音。我们常常拿着机器在村子里边儿晃悠,让乡亲们习惯它们,所以你看这部纪录片里的人都不看镜头,因为他们已经很熟悉了,我们扛着摄像机,他觉得跟他们扛锄头差不多。

 

 

◆同时我也跟主人公老太太聊了一个星期的天,这种做法按理说是非常冒险的,因为什么都没调研就直接切入了那个地方,还是建议今后的纪录片人要扎扎实实的调研,调研到有70%的把握了再去拍。

 

◆跟老太太聊天的时候,我发现她特别能说,她是个受过很多教养的人。与此同时我就在想到怎么构建这个片子。我们就住在她家那边的柴房,跟他们同吃同住,给他们交伙食费,从镇里边儿的招待所,租了三张席梦思,20块钱一天。我们三兄弟就睡在那个地方,所以那个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全知道。这种观察记录手法叫做直接纪录片。这种拍法就叫做“六同”:就是同吃同住同劳动,还有同时同心同德同节奏。

 

◆选择什么事儿拍?去拍的时候是往哪方向拍?你的重点人物是谁?是情感方向还是哪个方向?每一场戏从开场结束镜头的主视角怎么规划?基本光线调性是什么?全得想好。这个是需要有扎扎实实的视听语言的,但是我最开始没学到这一行,我大学学的是农学,有朋友送了我一本学视听语言的书,我在那个地方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每天白天拍,晚上就要去翻书检查我的拍法。这本书我建议大家精读,叫做《电影语言的语法》,作者是个乌拉圭人,我在那个地方待俩月,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啥都没有,就每天就是拍片子看书。心很静。

 

◆拍纪录片应该明明白白地知道要拍什么,因为它所遵循的最基本东西是戏剧原理。首先建立人物形象,第二建立人物关系,第三人物关系发生发展,然后第四形成整个节奏情绪,故事的一波三折到最后导致形成一个结果,这是基本的戏剧原理。不管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应该遵循这个基本形式。

 

◆有了戏剧原理,形成了大的剧情,再把事件收纳选取进来。另外我自己给大家分享一句话:心里有了眼里才有,眼里有了镜头里才有。导演的意识干涉非常重要,同时系统、科学的,遵循规律的完整的导演技法,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