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 The 3rd West Lake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简称“IDF 2019”)是集纪录片展播、推优、提案、论坛、工作坊于一体的高品质人文艺术平台,定于2019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I Documentary Fact
我/纪录/事实
“D20提名”评优单元集锦丨视频
以下为10月18日展播纪录片现场记录
影像之书
The Image Book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8:30(开幕纪录片)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小剧场
展播单元:东·西 | 在IDF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制片人:法布里斯·阿拉尼奥、米特拉·法拉哈尼
制片地区:法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90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8 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2018 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特别金棕榈奖
纪录片简介
一个分为五个章节的故事,故事关于一首革命之歌和沉默。
你还记得我们与内心交流的方式吗?梦境是最常见的方式……我们一直思索如此鲜艳的色彩如何能在黑暗中孕育而生,微弱而温和的话语在梦境中响起,讲述着一些重要的、惊奇的、深刻的真理。影像与话语,就像暴雨夜中的噩梦。在西方的眼下,天堂失落,战争就在此地……
Q&A环节
张献民先生
杨振宇院长与张献民先生对谈《影像之书》
观众和两位老师探讨戈达尔的影像手法
蜂蜜之地
Honeyland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
展播单元:东·西 | 在IDF
导演:塔玛拉·科泰夫斯卡、柳博米尔·斯特凡诺夫
制片人:柳博米尔·斯特凡诺夫
制片地区:北马其顿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85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圣丹斯电影节 - 世界电影纪录片单元 评委会大奖
2019 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电影节- 最佳国际影片
2019 香港国际电影节 - 金火鸟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纪录片简介
在巴尔干半岛深处一个遗世独立的山区中,坐落着一个没有公路、电力与自来水的小村庄,哈蒂扎·穆拉托娃与她生病的母亲居住于此。她是最后一个野生养蜂人,凭着在距离最近的城市小批次销售蜂蜜得以勉强糊口——最近的城市仅需四小时的步行路程。一个流动家庭带着他们轰鸣的发动机、吵闹的小孩和一群牲畜造访此地,彻底打破了哈蒂扎平静的生活。哈蒂扎以开放的心态乐观地等待局面的改善。但很快,自然与人类、和谐与争端、过度开发与可持续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冲突近乎一触即发。
Q&A环节
《蜂蜜之地》摄影师Fejmi Daut来到展播现场和观众交流。他介绍说,《蜂蜜之地》剧组核心构成,包括导演、自己和另一位摄影师。素材拍摄总共花了三年。他们初衷只是想拍一部关于采蜂人的环保纪录片,但由于第二年拍摄地新搬来了一户人家,他们不得不去跟拍这家人生活和工作上的细节,不断地去沟通,希望这家人能自然地出现在纪录片中。同时也让他们重新思考整个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去建构新的东西。
《蜂蜜之地》摄影师Fejmi Daut
《蜂蜜之地》展播现场
《蜂蜜之地》展播后观众提问

Q&A散场后观众继续和Fejmi Daut热烈交流
十年寻羌
Ten years in search of the Qiang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IDF
导演:高屯子
制片人:雷建军、彭瑾
制片地区:中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82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世界民族电影节- 民族文化传承奖
2019 金树电影节- 最佳纪录长片奖(入围)
2019 亚太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奖(入围)
纪录片简介
这是一部历时十年拍摄的纪实电影,真实记录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夕格、直台两个羌寨的700多位村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他乡,九年后回乡祭祖迎神的悲壮历程。迁徙与回归路上,人与祖先、人与神灵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动容。
Q&A环节

《寻羌十年》导演高屯子
不同于传统纪录片的客观,高屯子导演更倾向于在纪录片中贯穿个人审美习惯。他讲到想展现出中国人解读宇宙万物的独特方式,唤起观众对于天地自然的感受力,在他看来,这些感受是构成我们生命背景的重要部分,也是站在世界维度上观照自我的前提。
做人类学研究的观众和导演探讨羌族迁徙
最后导演谈到,在他个人的理解中,《十年寻羌》展现的其实就是一场人和神的悲欢离合。他希望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引导观众在内心展开关于信仰的探讨,逐步理解中国人生命的底色。
导演和制片人在Q&A散场后和观众继续讨论
家以何安
Confucian Dream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小剧场
展播单元:东·西 | 在人间
导演:李米杰
制片人:蔡伟慈、杰夫·赖克特、冯都
制片地区:中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82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 纪录片单元 评审团特别奖
2019 Hot docs加拿大国际电影节 - 展映
2019 澳大利亚Antenna国际电影节 - 展映
纪录片简介
超燕带着4岁的晨晨学习《论语》,她感觉和儿子共同学习让他们的心越靠越近。超燕期待学习儒家文化可以让家庭更和谐,可现实中的她却把家庭推向了婚姻破裂的边缘。和而不同的古代智慧会带给这个现代家庭怎样的启示呢?
Q&A环节
由于导演李米杰很遗憾不能来到现场,映后谈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
丑车上路
The Ugliest Car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0: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VIP放映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路上
导演:格热戈日·什切潘尼亚克
制片人:乔安娜·波波维奇
制片地区:波兰
类型:纪录短片
时长:47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7 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电影节 - Golden Hobby-Horse 最佳波兰影片
2017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 展映
纪录片简介
这部纪录片中,最年轻的主角是一部已逾五十岁的瓦尔特汽车。这部汽车仍然行驶在路上,由博格丹驾驶着,车内坐着他的母亲卡齐米拉。这部公路影像发生在波兰马伊达内克集中营与德国前纳粹劳工工厂之间,它实际上是一段通往过去的旅程,回溯了战争的记忆。它也是一段独特的母子关系的写照。博格丹几乎将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母亲卡齐米拉的身上,除了他自豪地向偶遇的路人展示这辆汽车的古拙之美时。
盗走班克斯
The Man Who Stole Banksy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
展播单元:东·西 | 在路上
导演:马可·普洛斯皮奥
制片人:菲利波·佩菲多、马可·普罗瑟皮奥
制片地区:意大利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93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8 翠贝卡电影节 - 最佳纪录片特写(提名)
纪录片简介
2007年英国著名的街头艺术家班克斯来到巴勒斯坦涂鸦。他创作的以色列士兵检查驴子身份证的涂鸦成为名噪一时的名作。一个巴勒斯坦出租车司机想要把这幅涂鸦连同这面墙一起运到西方卖钱。本片讲述了这段趣闻。这不仅是一个买卖行为。从偷走班克斯、运送班克斯、拍卖班克斯,一连串的人物和地点被连通,展现了从巴勒斯坦到西方的别样的路线图。这一过程又给班克斯的艺术增加了新的意义。
Q&A环节
《盗走班克斯》制片人FilippoPerfido首先表达了感谢并代替导演向观众致意,随即为观众介绍和梳理了他和导演长达十年的纪录片创作和制作历程。其中包括多年前他和导演的相识,2007年纪录片中涂鸦艺术的出现,2012年后导演马克拍摄兴趣的萌生和断续的素材积累,以及2016年两人正式开始讨论制作。他们面临过争论,也在拍摄过程中面对过各类型的困难。
制片人FilippoPerfido代表导演向观众致意
有观众疑惑片中三段作为转场的阿拉伯语说唱为什么没有翻译字幕,制片人解释这是他们的刻意设计。当他们去到拍摄地的时候,车外就有他们听不懂的说唱。这是他们真正身处的境况和现实的氛围。他还提到,当地许多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都非常努力地尝试用英语这种更加普遍更为大家所接受的语言去沟通和表达,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也会很坚持地使用本国语言不说英语。片中这样的处理就是为了回归阿拉伯语本身,让人感受到实际的状况。
观众的提问注意到了很多小细节
制片人对片中始终没有出现“班克斯”这个人物的解释是“缺席的在场”,“班克斯”是作为影片围绕讲述的一个符号。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十分复杂和多元,制片人向观众阐释了两个最主要探讨的问题,一是讨论涂鸦艺术本身是否为成立的艺术,将艺术品剥离存在的场合后它是否还存在,二是关于文化殖民的问题。其他的含义和表意都融合在纪录片的各处。
羔羊变雄狮
When Lambs become Lions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国美礼堂
展播单元:东·西 | 在IDF
导演:乔恩·卡斯贝
制片人:乔恩·卡斯贝、茵博·辛(音)、汤姆·耶林、安德鲁·哈里森·布朗
制片地区:美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79 min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8 翠贝卡电影节- 最佳纪录片剪辑奖
2018 谢菲尔德纪录片节- 环保奖(提名)
2018 Another Way电影节- 评委会大奖
纪录片简介
在毗邻野生动物保育用地的一个肯尼亚小镇,两名男子试图维持他们岌岌可危的生活现状。一名贩卖象牙的小商贩不得不为了保证他的生意与集结的武装力量进行抗争。当他投靠他的表兄——那名已经几个月没有领到薪水的野生动物管理员,他们共同看到了生存的希望。
Q&A环节
张素英的“城堡”
Zhang Suying’s Castle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小剧场
展播单元:东·西 | 在人间
导演:孟小为
制片人:张慧玲、孟小为
制片地区:中国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90 min
纪录片简介
这是一部一个人建筑——盒子的奇迹作品。张素英一位60多岁的女人,从他乡何时流浪此地无从知晓,一个人在废弃的砖瓦窑旁,闲置的土地上建造了一座像“城堡”似的房子,让所有人惊叹不已。周边农田主说,七八米高的房子己经徒手建造四五年了。她从两公里外的垃圾坑捡回自己有用的石块和废建筑材料,每天都让她的“城堡”增高哪怕半厘米,即使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影片用倒叙的手法,从被拆后寻人开始,到从救助逃离并最终离开,用张素英的话说:到那边,到高处去。
Q&A环节
《张素英的“城堡”》导演孟小为
孟小为透露这是一部用苹果手机拍摄的纪录片

《张素英的“城堡”》Q&A现场
故乡是时间中的空间
Heimat is a Space in Time
展播时间:2019年10月18日14:00
展播地点:中国美院象山校区VIP放映厅
展播单元:东·西 | 在低语
导演:托马斯·海泽
制片人:黑诺·德斯科特
制片地区:德国、奥地利
类型:纪录长片
时长:218 min
对白语言:德语、韩语
获奖与参展经历
2019 柏林电影节 - 卡里加里电影奖
2019 瑞士真实电影节 - 国际长片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
2019 奥地利林兹CrossingEurope电影节 - 社会意识奖 最佳纪录片
纪录片简介
《故乡是时间中的空间》是一部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历离散的家庭传记。它讲述了亲人间如何找到彼此,又失去彼此的故事。而现在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子女和孙辈开始失去音讯。 交叠着诉说与沉默,它关于初恋与幸福的失去,关于父亲与母亲、儿子与兄弟以及诸多纠葛,伤痛与欢乐的过渡之间承载着人物的交缠与时间的印记。它是一幅关于图像、声音、信件、日记、笔记、话语,以及时空碎片的拼贴画。